《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

时间: 2025-01-26 06:23:20

仙翁归卧翠微岑,一夜西风月峡深。

松径定知芳草合,

玉书应念素尘侵。

闲云不系东西影,野鹤宁知去住心。

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仙翁归卧翠微岑,一夜西风月峡深。
松径定知芳草合,玉书应念素尘侵。
闲云不系东西影,野鹤宁知去住心。
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琴。

白话文翻译:

仙翁在翠绿的岑山上安然归卧,一夜的西风吹拂,月光照耀着峡谷深邃。
松林小径想必知道芳草已经合拢,玉书应该惦念着素尘的侵扰。
闲云不受拘束地飘荡,东西的影子随风而逝,野鹤又怎会知道去留之心?
兰浦苍苍,春天即将过去,落花随流水而去,怨恨着离别的琴声。

注释:

  • 仙翁:指隐居的高人,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生活。
  • 翠微岑:翠绿的山岑,指美丽的自然环境。
  • 西风: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月峡:月光照耀的峡谷,寓意宁静与美丽。
  • 松径:松树小径,象征自然的幽静。
  • 玉书:比喻高洁的文人或文学作品。
  • 素尘:指世俗的烦扰。
  • 闲云:自由自在的云,象征无拘无束的生活。
  • 兰浦:指兰花生长的水边,暗喻春天的美丽。
  • 怨离琴:离别的琴声,表达对离别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李群玉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秦炼师归隐于岑公山之际,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对友人的眷恋与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典雅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仙翁”和“翠微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美与向往。接着,诗句从自然的变化引入对人世关系的思考,松径的芳草与玉书的思念相互交织,展现了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感悟和牵挂。

后半部分通过“闲云”和“野鹤”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洒脱与恬淡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和谐而自由。最后,兰浦与落花流水的意象,使整首诗充满了离愁的意味,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深刻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眷恋,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李群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翁归卧翠微岑:描绘了仙翁在翠绿的山岑上安然入睡的画面,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一夜西风月峡深:通过描写夜晚的西风与深邃的峡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松径定知芳草合:松林小径了解四季的变化,暗喻自然的规律与和谐。
  4. 玉书应念素尘侵:玉书象征着纯洁的文人情怀,表达对世俗烦扰的思考。
  5. 闲云不系东西影:闲云自由飘荡,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6. 野鹤宁知去住心:野鹤象征着高洁与自由,表达对人生去留的洒脱。
  7. 兰浦苍苍春欲暮:兰花与水的意象,暗示春天即将结束。
  8. 落花流水怨离琴:落花与流水象征着离别,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书”比作高洁的文人,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松径与闲云的描写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性化的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添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抒发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表达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翁:象征隐逸高人的理想生活。
  • 翠微岑: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闲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 兰浦:春天的象征,暗含人生的短暂与美好。
  • 落花流水:离别的象征,表现对友情的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仙翁”指代谁?

    • A. 高人
    • B. 文人
    • C. 朋友
    • D. 野鹤
  2. “闲云不系东西影”中的“闲云”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忧愁
    • C. 归隐
    • D. 友谊
  3. 诗中表达对离别的情感的意象是:

    • A. 兰浦
    • B. 松径
    • C. 落花流水
    • D. 西风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可将李群玉的《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与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两者都以送别为主题,但李群玉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王维则强调人情之美与离别的悲伤。两首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有千秋,李群玉的诗更显清新脱俗,王维则更具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群玉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