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玉(半闲堂赋春雪)》
时间: 2025-01-11 02:56: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玲珑玉(半闲堂赋春雪)
作者: 姚云文 〔宋代〕
开岁春迟,早赢得一白潇潇。
风窗淅簌,梦惊金帐春娇。
是处貂裘透暖,任尊前回舞,红倦柔腰。
今朝。亏陶家茶鼎寂寥。
料得东皇戏剧,怕蛾儿街柳,先斗元宵。
宇宙低迷,倩谁分浅凸深凹。
休嗟空花无据,便真个琼雕玉琢,总是虚飘。
虚飘。且沈醉,趁楼头零片未消。
白话文翻译:
新年伊始,春天来得迟缓,但不久就迎来了洁白的雪花。
窗外风声淅淅,梦中惊醒,春天的娇媚在金色的帐子里。
此刻,身穿貂裘的我感到暖意融融,任由酒杯前翩翩起舞,红妆倦怠地倚靠着柔软的腰身。
今晨,陶渊明的茶鼎显得寂寞无比。
想必东皇的戏剧正上演,怕是蛾儿街的柳树,早已在元宵节前打起了灯笼。
宇宙显得低迷,谁能分辨出浅显与深奥的变化?
不要叹息这无根的空花,纵然是真正的琼雕玉琢,也不过是虚幻飘渺。
虚飘。趁着楼头的雪花尚未消散,且沉醉其中。
注释:
- 开岁春迟:新年开始时春天来得很晚。
- 赢得一白潇潇:迎来了洁白的雪花。
- 风窗淅簌:窗外微风吹动,发出轻轻的声响。
- 金帐:华丽的帐子,指的是床帘。
- 貂裘:用貂皮制作的衣服,象征富贵。
- 陶家茶鼎:指陶渊明的茶具,象征淡泊宁静的生活。
- 东皇戏剧:指春天的气象变化。
- 元宵: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象征团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姚云文,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天,描绘了春雪的美丽和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闲适生活。
诗歌鉴赏:
《玲珑玉》通过描绘春雪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遐想和感慨。开篇以“开岁春迟”引入,给人以时光流逝的感受,春天的迟来似乎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呼应。随着“早赢得一白潇潇”,雪花的降临让冬去春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通过“风窗淅簌”和“梦惊金帐春娇”,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暖的室内,形成内外对比,增添了作品的层次感。
诗中“貂裘透暖”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而“今朝。亏陶家茶鼎寂寥”则表达了对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向往,暗含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料得东皇戏剧,怕蛾儿街柳,先斗元宵”则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出人们在传统节日中的欢愉与期待,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整首诗在描写中流露出一种虚飘的感慨,最后以“且沈醉,趁楼头零片未消”结束,既是对春雪的留恋,也是对生活短暂的思考,充满了哲理与诗意,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开岁春迟:新年到来时春天来得比较慢。
- 早赢得一白潇潇:不久之后,迎来了雪花。
- 风窗淅簌:窗外的风声轻柔,令人惊醒。
- 梦惊金帐春娇:梦中被惊醒,春天的美丽在眼前。
- 是处貂裘透暖:这里的温暖来自身上的貂皮衣服。
- 任尊前回舞,红倦柔腰:在酒杯前翩翩起舞,红妆倦怠的姿态。
- 今朝。亏陶家茶鼎寂寥:今晨,陶渊明的茶具显得寂寞。
- 料得东皇戏剧:想必春天的变化正在上演。
- 怕蛾儿街柳,先斗元宵:害怕蛾儿街的柳树,早已为元宵作准备。
- 宇宙低迷,倩谁分浅凸深凹:宇宙显得低迷,谁能分辨深浅?
- 休嗟空花无据:不要叹息这无根的空花。
- 便真个琼雕玉琢,总是虚飘:即便是真正的艺术品,也不过是虚幻。
- 虚飘。且沈醉,趁楼头零片未消:趁着楼头的雪花尚未消散,尽情沉醉其中。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空花”比喻虚无的事物。
- 拟人:如“宇宙低迷”,赋予宇宙情感。
- 对仗:如“浅凸深凹”,形成平衡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透过春雪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感慨,同时反映出对人生的哲思,体现了生活的虚幻与美好。
意象分析:
- 春雪: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也隐喻着人生的短暂与虚幻。
- 貂裘:象征着富贵与温暖,体现生活的享受。
- 茶鼎:象征着宁静与淡泊,反映诗人的内心追求。
- 东皇:春天的象征,体现自然的变化与节气的流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皇戏剧”主要指什么?
- A. 春天的变化
- B. 夏天的炎热
- C. 秋天的丰收
- D. 冬天的寒冷
-
“今朝。亏陶家茶鼎寂寥”中的“陶家”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陶渊明
- B. 陶侃
- C. 陶弘景
- D. 陶行知
-
诗中“虚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欢喜
- C. 无奈
- D. 宁静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的作品,描绘春天的美丽与宁静。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作品,表达春天的到来与诗人的感受。
诗词对比:
- 姚云文的《玲珑玉》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对比,前者更注重内心感受与自然的细腻描绘,而后者则展示出豪放的气魄与壮丽的景象。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欢愉,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精华选》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