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仲谦挽词》

时间: 2025-02-04 16:11:48

怀器潜山泽,逢时起薜萝。

星辰占宝剑,雷雨化龙梭。

禹穴书虽富,浯溪石未磨。

门闾更须筑,有子继三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莫仲谦挽词》

怀器潜山泽,逢时起薜萝。
星辰占宝剑,雷雨化龙梭。
禹穴书虽富,浯溪石未磨。
门闾更须筑,有子继三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莫仲谦的悼念。怀才之士如同潜伏在深山和泽水中的器物,时机一到便如薜萝般生长繁茂。星星和宝剑象征着未来的光明与希望,雷雨则化作龙梭,代表着变化与机会。虽然禹的宝藏丰富,但浯溪的石头却尚未打磨,说明人才需要培养与挖掘。最后提到需要修缮门闾,以便让有才之子能够承接家业,继续科举之路。

注释:

  • 怀器: 怀才之士,才能被隐藏的器物。
  • 潜山泽: 深山和泽水,指隐秘的地方。
  • 薜萝: 一种植物,象征繁茂生长。
  • 星辰: 天上的星星,象征美好的未来。
  • 宝剑: 象征力量和希望。
  • 雷雨: 自然现象,象征变化和生机。
  • 禹穴: 传说中禹王的宝藏,象征丰富的知识和资源。
  • 浯溪石: 浯溪的石头,未被打磨,代表潜力尚待开发。
  • 门闾: 家门,指家庭的基础和希望。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的“禹穴”出自《史记》,禹是古代治水的英雄,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积累;“薜萝”常用于形容才华横溢之人,意在说明潜力的显现。诗中提到的“有子继三科”,则是指科举考试,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而闻名。陆游的诗词作品涉及广泛,风格多样,常常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莫仲谦挽词》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挽词寄托了对好友的悼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中体现了陆游对家国的关怀以及对后继者的殷切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以“怀器潜山泽,逢时起薜萝”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才华如同深藏于山泽的器物,虽然暂时未被世人所发掘,但在合适的时机总会显现出其价值。接下来的“星辰占宝剑,雷雨化龙梭”则通过天象的变化,暗示着前途光明与机遇的来临,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禹穴书虽富,浯溪石未磨”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求,尽管知识丰富,但未被磨练的石头则暗示着人才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与锻炼,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最后一句“门闾更须筑,有子继三科”则直接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修缮家庭的基础,希望有才之子能够承继家业,继续在科举路上奋斗。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传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对时势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怀器潜山泽: 人才如同隐藏在深山泽水中的器具,有待发掘。
  2. 逢时起薜萝: 适时而生,才能像薜萝一样茂盛生长。
  3. 星辰占宝剑: 象征未来的光明与希望,预示着潜力的显现。
  4. 雷雨化龙梭: 变化与机遇的象征,说明环境的影响。
  5. 禹穴书虽富: 知识与资源虽然丰富,但尚需识别与利用。
  6. 浯溪石未磨: 人才需要经过锻炼与打磨,才能展现出真正的价值。
  7. 门闾更须筑: 家庭基础需要加强,以便于未来的发展。
  8. 有子继三科: 期待有才之子能承接家业,继续科举之路。

修辞手法:

  • 比喻: “怀器潜山泽”比喻人才的隐蔽与潜力。
  • 对仗: 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 星辰、龙梭等意象象征着希望与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才的渴望、对时局的反思以及对后代的期待,表现了陆游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者和关心人才的诗人形象,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怀器: 隐藏的才能,象征着潜力。
  2. 薜萝: 象征繁荣与希望。
  3. 星辰: 未来的光明与方向。
  4. 宝剑: 力量与志向。
  5. 雷雨: 变化与生机。
  6. 禹穴: 知识的宝藏。
  7. 浯溪石: 需要打磨的潜力。
  8. 门闾: 家庭的基础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莫仲谦挽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苏轼
    C. 陆游
    D. 杜甫

  2. “怀器潜山泽”中的“怀器”指的是? A. 隐藏的才能
    B. 物品
    C. 地方
    D. 财富

  3. “有子继三科”体现了诗人对后代的什么期待? A. 事业成功
    B. 才能出众
    C. 家庭和睦
    D. 科举考试

答案:

  1. C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秋夕》 - 杜牧: 同样表达了对人才和未来的期待。
  2. 《登高》 - 王之涣: 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陆游的《莫仲谦挽词》李白的《将进酒》: 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和未来的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对人才的关怀与希望,而李白则强调了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陆游诗文集》
  2. 《宋代诗人研究》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