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和梁才甫茶词)》
时间: 2025-04-28 09:14: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和梁才甫茶词)》
作者:王安中 〔宋代〕
六六云从龙戏月,天颜带笑尝新。
年年回首建溪春。
香甘先玉食,珍宠在枫宸。
赐品暂醒歌里醉,延和行对台臣。
宫瓯浮雪乳花匀。
九重清昼永,宣坐议东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云彩在天空中如龙般游玩,月光照耀着大地,天上面带微笑,品尝着新鲜的事物。每年回首,建溪的春景依旧美丽,芳香的食物和玉般的美味让人陶醉,珍贵的宠爱在枫树的庙宇中。赐予的美酒让人暂时从歌声中醒来,和谐的气氛中,台上的大臣们相对而坐。宫中的瓯杯如浮雪般洁白,盛着乳花般的饮品。九重天上的清朗白昼如此漫长,坐在这里讨论东巡的事宜。
注释:
- 六六:指云彩的形状,形似龙。
- 龙戏月:比喻云彩在月光下轻盈地游动。
- 天颜带笑:形容天空的样子如同带笑的面容。
- 建溪春:建溪是地名,指春天的景色。
- 香甘先玉食:美味的食物。
- 珍宠在枫宸:指受宠的对象在枫树庙宇中。
- 赐品暂醒:受赐之物让人暂时清醒。
- 延和行对台臣:延续和谐的气氛,大臣们相对而坐。
- 宫瓯浮雪:形容盛饮品的杯子洁白如雪。
- 九重清昼永:指高天上的白昼漫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中,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以擅长词作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优雅,常用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来展现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此诗为和梁才甫的茶词而作,反映了当时官员们闲暇时的生活与乐趣。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品味的追求。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词作,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们在这个季节中欢愉的心情。通过形象的比喻,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云彩如龙在月下嬉戏,天上的笑容似乎也在品尝新鲜的事物。诗的开头用“六六云从龙戏月”揭示了春天的轻盈与灵动,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春天,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尤其是“香甘先玉食,珍宠在枫宸”,通过对美食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愉悦的享受和珍贵的情感。在酒席上,诗人描绘了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彼此交流的场景。这种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和亲切。
最后,诗人以“九重清昼永,宣坐议东巡”收尾,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许与向往。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们在春天里享受生活的美好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六云从龙戏月:描绘了云彩轻盈的姿态,仿佛在月光下嬉戏。
- 天颜带笑尝新:天空似乎在微笑,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新生活的开始。
- 年年回首建溪春:每年春天都让人怀念建溪的美丽。
- 香甘先玉食:指美味的食物令人陶醉。
- 珍宠在枫宸:珍贵的事物在枫树庙宇中显得格外耀眼。
- 赐品暂醒歌里醉:饮酒作乐让人沉醉,而此刻却也需清醒。
- 延和行对台臣:展现了和谐的气氛,大臣们互相交谈。
- 宫瓯浮雪乳花匀:杯中的饮品洁白如雪,盛满了美好的情感。
- 九重清昼永:高空中的白昼,漫长而美好,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从龙戏月”,将云彩比作龙,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结构,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欢快而和谐的生活状态,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轻盈、自由及变化。
- 月:象征美好与宁静。
-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
- 饮品:象征享乐与欢快。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愉悦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六六云从龙戏月”的含义是什么? A. 描述云彩的形状
B. 形容春天的温暖
C. 表达对美食的喜爱 -
诗中提到的“珍宠在枫宸”指的是什么?
A. 美食
B. 珍贵的朋友
C. 受宠的事物 -
“九重清昼永”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美好的未来
C. 对生活的珍惜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月下的宁静。
- 《清平调》:李白的作品,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欢乐。
诗词对比:
- 王安中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情,但王安中的作品更加细腻,李白则更具豪放与奔放的气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