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延真罗道士玉涧》
时间: 2024-09-19 21:55:09意思解释
题延真罗道士玉涧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原文展示:
双岩夹方流,知有至妙蕴。
山石发清晖,草木得馀润。
泉源皆宝气,樵牧骇潜蜃。
仙翁独危坐,华池养水性。
神泽温而栗,骨峭老益劲。
苔矶枕泓碧,时有鱼出听。
糜琼饭潺湲,冲淡意无朕。
白话文翻译:
两座山岩夹着一条清流,里面蕴藏着至妙的奥秘。
山石散发出清澈的光辉,草木因此得到了丰沛的滋润。
泉水的源头充满了宝气,樵夫和牧人对此感到惊讶。
仙翁独自坐在高处,华池滋养着他的水性。
神泽温和而又清凉,骨骼坚挺的老者更加健壮。
苔藓和石头枕着清澈的碧水,时不时有鱼跃出水面。
细腻的琼饭在潺潺流水中,味道清淡而不显张扬。
注释:
字词注释:
- 双岩:两座山岩。
- 至妙蕴:形容其中蕴含的奥妙和精华。
- 清晖:清澈的光辉。
- 宝气:珍贵的气息,形容泉水清澈而有生气。
- 樵牧:砍柴的人和放牧的人。
- 仙翁:指道士或隐士。
- 华池:美丽的池塘。
- 神泽:神秘而温润的泽土。
- 苔矶:长满苔藓的岩石。
典故解析:
- 仙翁: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指代隐士或修道之人,寓意追求长生不老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君平,号宋瑞,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和民族英雄。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过程中展现出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创作背景: 《题延真罗道士玉涧》作于文天祥隐居之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教文化的崇敬。诗中的“仙翁”不仅是对道士的描绘,也反映了他对追求道德理想的渴望。
诗歌鉴赏:
《题延真罗道士玉涧》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吸引了众多读者。诗中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展现了山水的灵动与生命的气息。开头的“双岩夹方流”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形态,也暗示了天地之间的和谐。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时,巧妙地融入了哲理思考。每一处景象都不是单纯的描写,而是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比如“樵牧骇潜蜃”一句,既是对自然的观察,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敬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逃避纷扰的尘世,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冲淡意无朕”更是点睛之笔,表达出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体现了文天祥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双岩夹方流:两座山岩夹着一条清流,表现出自然的景象,暗示着天地之间的和谐。
- 知有至妙蕴:自然中蕴含着深奥的道理,强调了自然之美的哲学意义。
- 山石发清晖:山石透出清澈的光辉,象征着纯净与明亮。
- 草木得馀润:草木因得水而滋润,象征生命的繁荣。
- 泉源皆宝气:泉水充满珍贵的气息,体现了自然的灵动。
- 樵牧骇潜蜃:砍柴和放牧的人感到惊讶,表达出自然的神秘。
- 仙翁独危坐:道士独自危坐,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
- 华池养水性:美丽的池塘滋养着水的特性,暗示着和谐的环境。
- 神泽温而栗:神秘的泽土温润而清凉,强调了自然的舒适。
- 骨峭老益劲:老者的骨骼坚挺且更加健壮,体现了岁月的积淀。
- 苔矶枕泓碧:苔藓和石头枕着清澈的水,象征着自然的静谧。
- 时有鱼出听:时不时有鱼跃出水面,增加了生动的感觉。
- 糜琼饭潺湲:细腻的琼饭在水中流淌,展现了生活的清淡与闲适。
- 冲淡意无朕:整体意境清淡,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宝气”比喻泉水的清澈与珍贵。
- 拟人:如“草木得馀润”,赋予植物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教文化的崇敬,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岩:象征稳定与和谐。
- 清流:象征生命与灵动。
- 仙翁:象征追求道德理想与内心的宁静。
- 华池:象征美与和谐的环境。
- 苔矶:象征静谧与岁月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仙翁”指代的是什么? a) 道士
b) 王公
c) 诗人 -
诗中“樵牧骇潜蜃”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怒火
b) 惊讶
c) 伤感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追求权力
b) 向往隐逸生活
c) 赞美爱情
答案:
- a) 道士
- b) 惊讶
- b) 向往隐逸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 王维
- 《饮酒》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和文天祥的《题延真罗道士玉涧》,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注重意境的营造,而文天祥则在自然之美中融入了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文天祥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