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时间: 2025-04-27 22:19:02

晚烟直。

池沼波痕皱碧。

年芳为、花态柳情。

挼粉揉情酿春色。

繁华记上国。

曾识。

倾城幼客,风流是、联句送钩,笺绿绡红递书尺。

行云去无迹。

念暖响歌台,香雾瑶席。

当时谁信盟言食。

知一岁离聚,几多间阻,人生如梦寄堠驿。

况分散南北。

悲恻。

万愁积。

奈鸾凤欢疏,鱼雁音寂。

天涯何处相思极。

但目断芳草,恨随塞笛。

那堪庭院,更听得,夜雨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烟直。池沼波痕皱碧。年芳为花态柳情。挼粉揉情酿春色。繁华记上国。曾识。倾城幼客,风流是联句送钩,笺绿绡红递书尺。行云去无迹。念暖响歌台,香雾瑶席。当时谁信盟言食。知一岁离聚,几多间阻,人生如梦寄堠驿。况分散南北。悲恻。万愁积。奈鸾凤欢疏,鱼雁音寂。天涯何处相思极。但目断芳草,恨随塞笛。那堪庭院,更听得,夜雨滴。

白话文翻译:

在晚烟朦胧的氛围中,池水的波纹轻轻皱起碧绿的水面。年轻的女子如花般娇艳,柳树也似乎因她的情感而摇曳。她用手指轻轻揉捏花粉,酿造出春天的色彩。曾经的繁华景象,记忆中的故国,曾经相识的倾城之客,风流倜傥,像是联句相送,绿笺红纸递给我书信。行云无踪,心中的思念如暖歌在歌台上响起,香雾弥漫瑶席。当时谁能相信我们的盟约,知道这一年离别聚散,多少间隔,人生如梦,寄居在旅舍。更何况南北分离,悲伤加重,万千愁绪积压在心中。即使鸾凤欢聚,音信却渺茫,鱼雁传书也无音信。天涯何处是相思的尽头,只能眼睁睁望着芳草,恨意随塞外的笛声而去。更何况在庭院中,听那夜雨滴答。

注释:

字词注释:

  • 晚烟直:晚上的烟雾直上,形容景色。
  • 池沼波痕皱碧:池塘的水面波纹皱起,碧绿的颜色。
  • 挼粉揉情:揉捏花粉,酿造情感。
  • 笺绿绡红:用绿色的纸和红色的绸布写信。
  • 鱼雁音寂:鱼和雁的音信都寂静。

典故解析:

  • 鸾凤: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姻缘或爱情。
  • 南北分离:寓意离别与思念,代表不同的地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千里,宋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见称,擅长表达离愁与思念,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兰陵王》创作于作者经历了多次离别与思念之后,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奈的感叹。

诗歌鉴赏:

《兰陵王》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绪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离愁的苦涩。开篇以晚烟和池沼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对年轻女子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青春的美好,仿佛在描绘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人通过“挼粉揉情”的细腻动作,传达出对爱情的细腻思索。

随着诗歌的发展,情感逐渐深入,诗人开始反思离别与相思的苦楚,“行云去无迹”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无踪,思念之情愈发强烈。诗中的“天涯何处相思极”表现出一种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那种无法抵达的情感让人感到无比悲伤。

整首诗歌用词精炼,意象丰富,感情层次分明,既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有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具有视觉美感,又充满了情感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晚烟直:晚霞映照,一片宁静。
  2. 池沼波痕皱碧:池水微波荡漾,增添了几分翠绿。
  3. 年芳为花态柳情:年轻女子如花似柳,情感动人。
  4. 挼粉揉情酿春色:细腻地表达出春天的气息与情感。
  5. 繁华记上国:回忆往昔的繁华与故乡。
  6. 倾城幼客:美丽的女子如同倾城之客。
  7. 行云去无迹:云彩行走无踪,象征时间的流逝。
  8. 知一岁离聚:明白一年中离合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生如梦”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虚幻。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流露出深沉的忧伤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烟: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池沼:代表着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变化。
  • 芳草:象征着思念的延续与生命的脆弱。
  • 夜雨:暗示着思念与忧伤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晚烟直”意指什么?

    • A. 晚上的烟雾
    • B. 清晨的烟雾
    • C. 下午的阳光
    • D. 昏暗的夜色
  2. 诗中提到的“鱼雁音寂”表达了什么?

    • A. 亲密的联系
    • B. 深切的思念
    • C. 生活的繁忙
    • D. 不再相见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对比方千里的《兰陵王》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显直抒胸臆,而方千里的《兰陵王》则更注重意象的描写与情感的递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诗句

晚烟直。下一句是什么

池沼波痕皱碧。上一句是什么

池沼波痕皱碧。下一句是什么

年芳为、花态柳情。上一句是什么

年芳为、花态柳情。下一句是什么

挼粉揉情酿春色。上一句是什么

挼粉揉情酿春色。下一句是什么

繁华记上国。上一句是什么

繁华记上国。下一句是什么

曾识。上一句是什么

曾识。下一句是什么

倾城幼客,风流是、联句送钩,笺绿绡红递书尺。上一句是什么

倾城幼客,风流是、联句送钩,笺绿绡红递书尺。下一句是什么

行云去无迹。上一句是什么

行云去无迹。下一句是什么

念暖响歌台,香雾瑶席。上一句是什么

念暖响歌台,香雾瑶席。下一句是什么

当时谁信盟言食。上一句是什么

晚烟直。下一句是什么

池沼波痕皱碧。上一句是什么

池沼波痕皱碧。下一句是什么

年芳为、花态柳情。上一句是什么

年芳为、花态柳情。下一句是什么

挼粉揉情酿春色。上一句是什么

挼粉揉情酿春色。下一句是什么

繁华记上国。上一句是什么

繁华记上国。下一句是什么

曾识。上一句是什么

曾识。下一句是什么

倾城幼客,上一句是什么

倾城幼客,下一句是什么

风流是、联句送钩,上一句是什么

风流是、联句送钩,下一句是什么

笺绿绡红递书尺。上一句是什么

笺绿绡红递书尺。下一句是什么

行云去无迹。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