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长沙陪裴大夫登北楼
作者: 李群玉 〔唐代〕
岩嶂随高步,琴尊奉胜游。
金风吹绿簟,湘水入朱楼。
朗抱云开月,高情鹤见秋。
登临多暇日,非为赋消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裴大夫一同登上北楼的情景。诗中提到,随着高处的步伐,看到的山岩和峭壁,仿佛在奉献这次美好的游览。秋风轻轻吹拂着绿竹席,湘江的水流在红色的楼阁旁流淌。明亮的月光透过云层,洒在高处,表现出超然的情怀,仿佛白鹤在秋天飞翔。登高望远虽有闲适的时光,但并不是为了写诗消愁,而是享受这份自然的美好。
注释
- 岩嶂:指高耸的山岩。
- 琴尊:指雅致的音乐和饮酒,象征高雅的生活。
- 金风:指秋风,清爽而凉快。
- 绿簟:绿竹席,夏秋季节常用的凉席。
- 湘水:指湘江,流经湖南的著名河流。
- 朱楼:红色的楼阁,具有美丽的风光。
- 朗抱:明亮的月光照耀着。
- 高情:高尚的情感。
- 鹤见秋:白鹤在秋天的景象,象征高洁和超然。
- 登临:登高。
- 非为赋消忧:并不是为了写诗而消愁,而是为了享受生活的乐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盛唐时期,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代。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山水景色和抒发情感。在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群玉与朋友裴大夫一起游览北楼之际,反映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所感受到的悠闲和对生活的热爱。登高远眺不仅是对风景的欣赏,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思考。
诗歌鉴赏
李群玉的《长沙陪裴大夫登北楼》是一首生动而富有画面感的诗作。整首诗通过山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高洁情怀的追求。诗中“岩嶂随高步”描绘出一种攀登的艰辛与美好,似乎在告诉我们,越接近高峰,越能领略到美丽的风景。接下来的“琴尊奉胜游”则引入了高雅的音乐与饮酒情景,显得轻松而愉悦。
“金风吹绿簟,湘水入朱楼”一句更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让人感受到秋风的凉爽与湘江的柔美,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诗人似乎在与自然亲密对话。最后两句“登临多暇日,非为赋消忧”则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登高并非为了抒发忧伤,而是为了享受这份宁静与快乐,传达出一种超脱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不仅具有优美的意境,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令人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与升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岩嶂随高步:描绘登高时看到的山岩,显示出攀登的壮阔。
- 琴尊奉胜游:表达与友人一同享受音乐、饮酒的雅致生活。
- 金风吹绿簟:描绘秋风送爽,竹席清凉的感受。
- 湘水入朱楼:湘江水流与楼阁相映,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朗抱云开月:明月高悬,象征着清澈的心境。
- 高情鹤见秋:高洁的情怀与白鹤的飞舞相呼应,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情感。
- 登临多暇日:表达在高处享受悠闲时光的状况。
- 非为赋消忧:强调登高的目的并非为了抒发忧愁,而是享受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风”比喻秋风,形象生动。
- 对仗:如“琴尊奉胜游”与“金风吹绿簟”形成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湘水入朱楼”,赋予水流以生命的表现,增加诗的灵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悠闲的生活态度。通过与友人登高览胜,诗人不仅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在心灵上得到了升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嶂:象征着坚韧和崇高。
- 琴尊:代表高雅、闲适的生活方式。
- 金风:象征着秋天的清新与收获。
- 绿簟:象征着清凉与安宁。
- 湘水:象征着流动与生机。
- 朱楼:代表着文化与人文气息。
- 高情:象征着高尚的情感追求。
- 鹤:象征着长寿与高洁,寓意诗人的理想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风”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人登高的目的是为了?
A. 消愁
B. 享受生活
C. 写诗
D. 游玩 -
“湘水入朱楼”中,湘水代表什么?
A. 高洁
B. 生机
C. 忧愁
D. 消逝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登高的壮丽景象,但更侧重于对远方的憧憬与壮志,情感基调较为激昂。
- 《送元二使安西》: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珍重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