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花》
时间: 2025-01-27 03:14: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解语花》
作者:张艾〔宋代〕
轻雷殷殷,小枕惊回,帘影摇庭户。
嫩凉遥度。江云堕结作西窗暗雨。
闲阶静伫。叹疏袂愁宽一缕。
凭画栏,润叶鸣条,总是安秋处。
因唤扁舟晚渡。渐闻歌招得,采菱俦侣。
临平归路。花无数应认订洲倦旅。
飞红怨暮。长趁得断鸿南浦。
闲枕衾,谁更无聊,应最怜纨素。
白话文翻译
轻微的雷声阵阵,轻轻地惊醒了我,小枕头下的我被惊扰了,窗帘的影子在庭院中摇曳。
凉意悄然传来,江面的云彩低垂,变成了西窗外的暗雨。
我在空阶上静静地伫立,感叹那飘散的衣袂像愁绪一样宽广。
倚在画栏上,润湿的树叶在微风中轻轻发出鸣响,这一切都仿佛是安静的秋天。
于是我呼唤小船在晚渡,渐渐听到歌声召唤着,采菱的伙伴。
归路在临平,数不清的花儿应是我在舟上的疲惫旅程。
飞舞的红叶怨恨着黄昏,长长的飞鸿追逐着南浦。
我闲闲地躺在枕头上,谁还有心思去打发时间,最该怜惜的不过是这轻纱素被。
注释
- 轻雷殷殷:轻微的雷声,殷殷表示声音连续而细微。
- 小枕:指小枕头,暗示诗人正在小憩。
- 帘影摇庭户:窗帘的影子在庭院和门口摇曳。
- 嫩凉遥度:细腻的凉意慢慢传来。
- 江云堕:江面的云彩低垂下来。
- 疏袂愁宽:稀疏的衣袖像愁绪一样宽广。
- 扁舟晚渡:小船在傍晚时分渡过。
- 飞红怨暮:飞舞的红叶对黄昏表达怨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艾,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常常融入细腻的心理描写。
创作背景
《解语花》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文人雅士多在自然中寻求灵感,张艾通过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个人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解语花》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充分展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全诗以轻雷的声音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惆怅的氛围。诗人通过窗帘的影子、江面的云彩以及秋天的凉意,描绘了一幅意境幽深的秋景画面。诗中的“闲阶静伫”体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宁静与思考,而“叹疏袂愁宽一缕”则反映了他内心的愁苦和孤独。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提到的“扁舟晚渡”和“采菱俦侣”进一步加强了归属感和人际的联系,但同时又因为归路的疲惫而显得格外孤单。最后的“闲枕衾,谁更无聊”,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无聊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词不仅是对秋天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雷殷殷:引入秋天的氛围,轻声的雷声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
- 小枕惊回:用小枕头暗示诗人正在小憩,被雷声惊醒,显示出一种被打扰的状态。
- 嫩凉遥度:凉意的到来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情感的波动。
- 江云堕结作西窗暗雨:描绘出一种阴郁的秋雨,增强情感的渲染。
- 闲阶静伫:表达了诗人静静伫立的闲适状态,但内心却充满愁绪。
- 凭画栏,润叶鸣条:通过画栏和润叶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秋日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疏袂愁宽”,将衣袂比喻为愁绪,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如“润叶鸣条”,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采用对仗的手法,使得语言更加优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生命的流逝与情感的波动,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声:象征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震动。
- 窗帘:代表内心的隐秘和情感的摇摆。
- 江云:象征着忧愁与孤独。
- 扁舟:象征着归属与旅行中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轻雷殷殷”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欢乐
- B. 急促
- C. 自然的宁静
- D. 烦恼
-
“凭画栏,润叶鸣条”中“润叶”是指?
- A. 干枯的树叶
- B. 湿润的树叶
- C. 金色的树叶
- D. 秋天的落叶
-
诗人对秋天的情感是?
- A. 欢乐
- B. 无聊
- C. 愁苦
- D. 兴奋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绘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色,但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 《水调歌头》: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主题更为宏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