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蝉噪古槐疏叶下,
树衔斜日映孤城。
欲知潘鬓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白话文翻译:
蝉在古老的槐树下鸣叫,树影斜映着夕阳照在孤独的城墙上。想知道潘安的白发愁苦有多少,昨夜一夜之间又添了几根白发。
注释:
- 蝉噪:蝉鸣叫声,表示夏末秋初蝉声依旧。
- 古槐:古老的槐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疏叶:稀疏的树叶,暗示秋天的来临。
- 树衔:树木承接的意思,指树影。
- 斜日:夕阳,光线倾斜。
- 孤城:孤独的城池,象征孤独和衰败。
- 潘鬓:指潘安的头发,潘安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常用来比喻年轻时的风华。
- 愁多少:表示对愁苦的感叹。
- 一夜新添白数茎:一夜之间又添了几根白发,寓意着时光流逝和忧愁的加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睿,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王睿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秋天,诗人在秋季的时节感受到深刻的孤独与忧愁,结合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内心的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秋》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开头的“蝉噪古槐疏叶下”展现了秋天的氛围,蝉鸣似乎在提醒人们夏天的结束,而古槐则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流逝。接着“树衔斜日映孤城”,夕阳的余晖照在孤独的城池上,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孤独。
最后两句“欲知潘鬓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则是对自己愁苦的直接反映。潘安的白发成为了诗人忧愁的象征,白发的增添意味着岁月的流逝与心中的苦闷。这不仅是对自身老去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蝉噪古槐疏叶下”:描绘秋日景象,蝉鸣与古槐树相辅相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萧瑟的氛围。
- “树衔斜日映孤城”:树影与斜阳交织,孤城的映衬使得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愈发显著。
- “欲知潘鬓愁多少”:直接表达对自身愁苦的询问,潘安的美丽与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 “一夜新添白数茎”:用白发作为时间流逝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潘安的美丽与自己愁苦的白发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时间对青春的侵蚀。
- 意象:蝉、古槐、孤城等意象交织,形成秋天的意象群,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感。
- 拟人:蝉的鸣叫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心事,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孤独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蝉:象征着夏天的结束和生命的短暂。
- 古槐:象征着岁月和历史的积淀。
- 孤城:象征着孤独与衰败。
- 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苦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古槐”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岁月和历史
c) 欢乐 -
“一夜新添白数茎”中“白”指的是什么? a) 头发
b) 云彩
c) 花瓣 -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 a) 夕阳
b) 蝉鸣
c) 风声
答案:
- b) 岁月和历史
- a) 头发
- a) 夕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王睿的诗更多地集中在个人的孤独与忧愁,而白居易则更侧重于离别的情感。王睿的诗意境更为深沉,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与衰败描绘人生的无常。两者均展现了唐诗的细腻与深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