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十首》
时间: 2025-01-11 17:09: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静四听绝,蟠蟀鸣我堂。知时尔虽早,啧啧竟何伤。西风肃万木,百物皆摧藏。尔岂不自得,悲鸣诉中肠。寒衣已在椸,纨扇委空床。豳诗嗟妇子,入处谨风霜。而我独何成,远游悲异乡。出处两无策,感时空慨慷。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人静,四周听不到任何声音,只有蟋蟀在我堂中鸣叫。虽然你知道时节的变换很早,但这样的鸣叫又有什么伤害呢?西风吹过,万物都凋零隐藏。你难道不自得其乐,为何还要悲鸣诉说内心的痛苦?寒衣已经挂在衣架上,纨扇被遗弃在空床上。《豳诗》中感叹妇人孩子,进入室内要小心风霜。而我独自成就了什么,远游在外,悲伤于异乡。无论出外还是在家,都没有好的策略,感慨时光流逝,心中充满激昂的情感。
注释
- 蟠蟀:蟋蟀。
- 啧啧:形容声音。
- 肃:凋零。
- 摧藏:凋零隐藏。
- 椸:衣架。
- 纨扇:细绢制成的扇子。
- 豳诗:《诗经》中的一篇,描述农事和家庭生活。
- 入处:进入室内。
- 感时:感慨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张耒在秋夜感怀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游异乡的悲伤。诗中通过对蟋蟀鸣叫和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蟋蟀的鸣叫和西风的凋零,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凄凉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游异乡的悲伤。诗中的“夜静四听绝”和“西风肃万木”等句,不仅描绘了秋夜的静谧和自然的凋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后两句“出处两无策,感时空慨慷”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生活无策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使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静四听绝:夜深人静,四周听不到任何声音。
- 蟠蟀鸣我堂:只有蟋蟀在我堂中鸣叫。
- 知时尔虽早:虽然你知道时节的变换很早。
- 啧啧竟何伤:但这样的鸣叫又有什么伤害呢?
- 西风肃万木:西风吹过,万物都凋零隐藏。
- 百物皆摧藏:万物都凋零隐藏。
- 尔岂不自得:你难道不自得其乐。
- 悲鸣诉中肠:为何还要悲鸣诉说内心的痛苦?
- 寒衣已在椸:寒衣已经挂在衣架上。
- 纨扇委空床:纨扇被遗弃在空床上。
- 豳诗嗟妇子:《豳诗》中感叹妇人孩子。
- 入处谨风霜:进入室内要小心风霜。
- 而我独何成:而我独自成就了什么。
- 远游悲异乡:远游在外,悲伤于异乡。
- 出处两无策:无论出外还是在家,都没有好的策略。
- 感时空慨慷:感慨时光流逝,心中充满激昂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蟠蟀鸣我堂”、“悲鸣诉中肠”,赋予蟋蟀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夜静四听绝”与“西风肃万木”,形成音韵和意义上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感慨时光流逝和远游异乡的悲伤。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表达了对生活无策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蟠蟀:象征秋夜的寂静和孤独。
- 西风:象征自然的凋零和时光的流逝。
- 寒衣、纨扇:象征季节的变换和生活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蟠蟀”指的是什么? A. 蟋蟀 B. 蝉 C. 蝴蝶 D. 蜜蜂
-
诗中提到的“豳诗”出自哪里? A. 《诗经》 B. 《楚辞》 C. 《唐诗》 D. 《宋词》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同样是秋天感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秋天的山居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心境。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秋怀十首》与杜甫的《秋兴八首》都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但张耒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诗经注释》:对《豳诗》等篇章有详细的注释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