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陵钓台》

时间: 2025-01-27 04:10:08

终向烟霞作野夫,一竿竹不换簪裾。

直钩犹逐熊罴起,独是先生真钓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严陵钓台 黄滔 〔唐代〕 终向烟霞作野夫,一竿竹不换簪裾。 直钩犹逐熊罴起,独是先生真钓鱼。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他最终选择在烟霞中做一个隐居的野人,一根竹竿不换取华丽的衣冠。即使使用直钩,也能钓起熊罴这样的大猎物,只有先生您才是真正懂得钓鱼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烟霞:指山水间的云雾,这里代指隐居之地。
  • 野夫:指隐士,不问世事的人。
  • 簪裾:指华丽的衣冠,代指官职或世俗的荣华。
  • 直钩:传说中姜太公钓鱼用直钩,意在表达不以常法行事。
  • 熊罴:指大猎物,这里比喻大成就或大志向。

典故解析:

  • 直钩钓鱼:源自《史记·齐太公世家》,姜太公钓鱼用直钩,意在表达他志不在鱼,而在贤君。这里用来比喻诗人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和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隐逸、超脱为主。此诗可能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荣华的淡漠。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对官场失望或对隐居生活有所向往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真正志向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隐居与世俗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正志向的坚持。诗中“一竿竹不换簪裾”一句,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珍视和对世俗荣华的淡漠。而“直钩犹逐熊罴起”则进一步以姜太公的典故,表明诗人虽隐居却不失志向,有着高远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终向烟霞作野夫”,表达了诗人最终选择隐居的决心,烟霞象征着隐居的山水环境,野夫则指隐士。
  • 次句“一竿竹不换簪裾”,通过对比竹竿与簪裾,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坚持和对世俗荣华的拒绝。
  • 第三句“直钩犹逐熊罴起”,借用姜太公的典故,表明诗人虽隐居但志向不凡,有着高远的追求。
  • 末句“独是先生真钓鱼”,点明诗人是真正懂得钓鱼(即追求真正志向)的人,与世俗之人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一竿竹不换簪裾”与“直钩犹逐熊罴起”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坚持和对高远志向的追求。
  • 典故:使用姜太公直钩钓鱼的典故,增强了诗句的意蕴和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正志向的坚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霞:象征隐居的山水环境,代表诗人向往的自然与宁静。
  • 竹竿:代表简朴生活,与世俗的簪裾形成对比。
  • 直钩:借用典故,象征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和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竿竹不换簪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奢华生活 B. 坚持简朴生活 C. 无所谓生活态度 答案:B

  2. “直钩犹逐熊罴起”借用了哪个历史人物的典故? A. 姜太公 B. 孔子 C. 老子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宁静生活,与黄滔的诗有相似的隐逸主题。

诗词对比:

  • 黄滔的《严陵钓台》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黄滔的诗更强调对世俗荣华的淡漠和对真正志向的坚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唐代诗歌的背景和诗人创作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