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郭先辈》

时间: 2025-02-04 15:30:09

太原郭夫子,行高文炳蔚。

弱龄负世誉,一举游月窟。

仙籍第三人,时人故称屈。

昔余吏西省,倾盖名籍籍。

及我窜群舒,向风心郁郁。

归来暮江上,云雾一披拂。

雷雨不下施,犹作池中物。

念君介然气,感时思奋发。

示我数篇文,与古争驰突。

彩褥粲英华,理深刮肌骨。

古诗尤精奥,史论皆宏拔。

举此措诸民,何忧民不活。

吁嗟吾道薄,与世长迂阔。

顾我徒有心,数奇身正绌。

论兵属少年,经国须儒术。

夫子无自轻,苍生正愁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原郭夫子,行高文炳蔚。弱龄负世誉,一举游月窟。仙籍第三人,时人故称屈。昔余吏西省,倾盖名籍籍。及我窜群舒,向风心郁郁。归来暮江上,云雾一披拂。雷雨不下施,犹作池中物。念君介然气,感时思奋发。示我数篇文,与古争驰突。彩褥粲英华,理深刮肌骨。古诗尤精奥,史论皆宏拔。举此措诸民,何忧民不活。吁嗟吾道薄,与世长迂阔。顾我徒有心,数奇身正绌。论兵属少年,经国须儒术。夫子无自轻,苍生正愁疾。

白话文翻译:

太原的郭夫子,品行高尚,文采斐然。年轻时就享有盛誉,一举成名,如同游历月宫。在仙籍中排名第三,当时人们都认为他屈才。我曾在西省任职,那时名声已经很大。后来我被贬到群舒之地,心中郁郁不乐。归来时已是傍晚,江上云雾缭绕,仿佛被轻轻拨开。虽然未施展雷雨之力,但仍如池中之物,蓄势待发。想到你的坚定气质,感慨时局,心中激昂。你给我看了几篇文章,与古人争锋。文采华丽,内容深刻,触及灵魂。古诗尤其精妙,史论也宏大卓越。用这些来治理百姓,何愁百姓不幸福。唉,我的道行浅薄,与世事相距甚远。我虽有心,但命运多舛,自身不足。谈论兵法属于年轻人,治理国家需要儒术。夫子不要轻视自己,百姓正需要你的智慧。

注释:

  • 太原郭夫子:指郭某,太原人,夫子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
  • 行高文炳蔚:品行高尚,文采斐然。
  • 弱龄负世誉:年轻时就享有盛誉。
  • 一举游月窟:比喻一举成名,如同游历月宫。
  • 仙籍第三人:在仙籍中排名第三。
  • 昔余吏西省:我曾在西省任职。
  • 倾盖名籍籍:名声很大。
  • 窜群舒:被贬到群舒之地。
  • 归来暮江上:归来时已是傍晚。
  • 云雾一披拂:云雾缭绕,仿佛被轻轻拨开。
  • 雷雨不下施:比喻未施展才能。
  • 犹作池中物:仍如池中之物,蓄势待发。
  • 念君介然气:想到你的坚定气质。
  • 感时思奋发:感慨时局,心中激昂。
  • 示我数篇文:给我看了几篇文章。
  • 与古争驰突:与古人争锋。
  • 彩褥粲英华:文采华丽。
  • 理深刮肌骨:内容深刻,触及灵魂。
  • 古诗尤精奥:古诗尤其精妙。
  • 史论皆宏拔:史论也宏大卓越。
  • 举此措诸民:用这些来治理百姓。
  • 吁嗟吾道薄:唉,我的道行浅薄。
  • 与世长迂阔:与世事相距甚远。
  • 顾我徒有心:我虽有心。
  • 数奇身正绌:命运多舛,自身不足。
  • 论兵属少年:谈论兵法属于年轻人。
  • 经国须儒术:治理国家需要儒术。
  • 夫子无自轻:夫子不要轻视自己。
  • 苍生正愁疾:百姓正需要你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这首诗是徐铉对郭某的赞誉和鼓励,表达了对郭某才华的欣赏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徐铉与郭某交往中,对郭某的才华和品行表示赞赏,并鼓励他在时局动荡中奋发有为,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郭某的赞誉,展现了徐铉对才华和品行高尚者的欣赏。诗中“弱龄负世誉,一举游月窟”等句,形象地描绘了郭某年轻时的辉煌成就,而“念君介然气,感时思奋发”则表达了对郭某坚定气质的赞赏和对时局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才华和品行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原郭夫子,行高文炳蔚:开篇即赞誉郭某品行高尚,文采斐然。
  2. 弱龄负世誉,一举游月窟:形容郭某年轻时就享有盛誉,一举成名。
  3. 仙籍第三人,时人故称屈:在仙籍中排名第三,当时人们都认为他屈才。
  4. 昔余吏西省,倾盖名籍籍:我曾在西省任职,那时名声已经很大。
  5. 及我窜群舒,向风心郁郁:后来我被贬到群舒之地,心中郁郁不乐。
  6. 归来暮江上,云雾一披拂:归来时已是傍晚,江上云雾缭绕,仿佛被轻轻拨开。
  7. 雷雨不下施,犹作池中物:虽然未施展雷雨之力,但仍如池中之物,蓄势待发。
  8. 念君介然气,感时思奋发:想到你的坚定气质,感慨时局,心中激昂。
  9. 示我数篇文,与古争驰突:你给我看了几篇文章,与古人争锋。
  10. 彩褥粲英华,理深刮肌骨:文采华丽,内容深刻,触及灵魂。
  11. 古诗尤精奥,史论皆宏拔:古诗尤其精妙,史论也宏大卓越。
  12. 举此措诸民,何忧民不活:用这些来治理百姓,何愁百姓不幸福。
  13. 吁嗟吾道薄,与世长迂阔:唉,我的道行浅薄,与世事相距甚远。
  14. 顾我徒有心,数奇身正绌:我虽有心,但命运多舛,自身不足。
  15. 论兵属少年,经国须儒术:谈论兵法属于年轻人,治理国家需要儒术。
  16. 夫子无自轻,苍生正愁疾:夫子不要轻视自己,百姓正需要你的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举游月窟”比喻一举成名,如同游历月宫。
  • 拟人:如“云雾一披拂”将云雾拟人化,仿佛被轻轻拨开。
  • 对仗:如“弱龄负世誉,一举游月窟”中的“弱龄”与“一举”,“负世誉”与“游月窟”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才华和品行高尚者的赞誉,以及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通过赞誉郭某的才华和品行,鼓励他在时局动荡中奋发有为,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窟:比喻成名之地。
  • 云雾:象征迷茫和不确定性。
  • 雷雨:比喻才能和力量。
  • 池中物:比喻蓄势待发。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 月窟:在中国文化中,月窟常被用来比喻成名之地,象征着辉煌和成就。
  • 云雾:象征迷茫和不确定性,也象征着时局的动荡。
  • 雷雨:象征才能和力量,也象征着变革和行动。
  • 池中物:象征蓄势待发,也象征着潜在的力量和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徐铉在这首诗中赞誉了谁的才华和品行? A. 郭某 B. 徐铉自己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一举游月窟”比喻了什么? A. 成名 B. 游历 C. 学习 D. 旅行

  3. 诗中“云雾一披拂”象征了什么? A. 迷茫和不确定性 B. 清晰和确定性 C. 力量和行动 D. 平静和安宁

  4. 诗中“雷雨不下施”比喻了什么? A. 未施展才能 B. 施展才能 C. 学习才能 D. 放弃才能

  5. 诗中“夫子无自轻,苍生正愁疾”表达了什么? A. 夫子不要轻视自己,百姓正需要你的智慧 B. 夫子要轻视自己,百姓不需要你的智慧 C. 夫子不要轻视自己,百姓不需要你的智慧 D. 夫子要轻视自己,百姓正需要你的智慧

答案:

  1. A
  2. A
  3. A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展现了诗人对才华和品行的赞美,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

诗词对比:

  • 徐铉的《酬郭先辈》与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才华和品行的赞美,但徐铉的诗更侧重于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而李白的《将进酒》则更侧重于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徐铉的部分诗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经典读本。
  • 《徐铉诗集校注》:对徐铉的诗作进行了详细的校注和解读,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诗句

太原郭夫子,行高文炳蔚。下一句是什么

弱龄负世誉,一举游月窟。上一句是什么

弱龄负世誉,一举游月窟。下一句是什么

仙籍第三人,时人故称屈。上一句是什么

仙籍第三人,时人故称屈。下一句是什么

昔余吏西省,倾盖名籍籍。上一句是什么

昔余吏西省,倾盖名籍籍。下一句是什么

及我窜群舒,向风心郁郁。上一句是什么

及我窜群舒,向风心郁郁。下一句是什么

归来暮江上,云雾一披拂。上一句是什么

归来暮江上,云雾一披拂。下一句是什么

雷雨不下施,犹作池中物。上一句是什么

雷雨不下施,犹作池中物。下一句是什么

念君介然气,感时思奋发。上一句是什么

念君介然气,感时思奋发。下一句是什么

示我数篇文,与古争驰突。上一句是什么

示我数篇文,与古争驰突。下一句是什么

彩褥粲英华,理深刮肌骨。上一句是什么

太原郭夫子,下一句是什么

行高文炳蔚。上一句是什么

行高文炳蔚。下一句是什么

弱龄负世誉,上一句是什么

弱龄负世誉,下一句是什么

一举游月窟。上一句是什么

一举游月窟。下一句是什么

仙籍第三人,上一句是什么

仙籍第三人,下一句是什么

时人故称屈。上一句是什么

时人故称屈。下一句是什么

昔余吏西省,上一句是什么

昔余吏西省,下一句是什么

倾盖名籍籍。上一句是什么

倾盖名籍籍。下一句是什么

及我窜群舒,上一句是什么

及我窜群舒,下一句是什么

向风心郁郁。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