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时间: 2025-02-04 16:10:33

俯首趋时独自嫌,年来壮胆尚相淹。

神锋不及锥头利,花蜜翻亏蔗尾甜。

万里水云閒有约,一床坟籍静无厌。

明珠自得非他得,懒更骊腮著手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俯首趋时独自嫌,
年来壮胆尚相淹。
神锋不及锥头利,
花蜜翻亏蔗尾甜。
万里水云閒有约,
一床坟籍静无厌。
明珠自得非他得,
懒更骊腮著手拈。

白话文翻译:

我低头顺应时势,却独自感到厌烦,
这些年来我鼓起勇气却依然迷惘。
比起锋利的刀剑,锥子的尖锐更加锋利,
花蜜的甜美反而不如甘蔗的尾端。
在万里水云之间,我悠然自得,
一张坟墓的书籍让我心中安宁。
明珠本是自得之物,非他人所能获得,
我懒得再去用手指去玩弄它的美丽。

注释:

  • 俯首:低头,指顺应或屈从于某种环境或趋势。
  • 趋时:迎合时势,追随潮流。
  • 壮胆:鼓起勇气。
  • 神锋:指锋利的刀剑,形容力量或气势。
  • 锥头:锥子的尖端,象征尖锐的东西。
  • 花蜜:花中产生的甜蜜物质,常用来比喻美好事物。
  • 蔗尾:甘蔗的尾部,通常指其甜美的部分。
  • 万里水云:形容辽阔的自然景观。
  • 坟籍:指坟墓或与死者有关的书籍。
  • 明珠:珍贵的明亮的珠子,象征价值和美好。
  • 骊腮:骊山的腮,指美丽的女性,或许是暗指美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时行,宋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冯时行对时代的感慨之际,反映出他对当下社会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的批判。开头两句“俯首趋时独自嫌,年来壮胆尚相淹”,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厌倦,仿佛在说他对周遭的环境感到失望,尽管努力去迎合时势却依然迷失。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神锋不及锥头利”与“花蜜翻亏蔗尾甜”的对比,表达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真正的价值常常被忽视,简单和直接的东西反而更具吸引力。

“万里水云闲有约,一床坟籍静无厌”,这一句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态,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死的淡然。最后两句“明珠自得非他得,懒更骊腮著手拈”,则展现了诗人对内心珍贵事物的珍视,不愿随意玩弄,而是更倾向于欣赏和珍惜。这种情感使整首诗散发出一股哲学的气息,既有对现实的反思,又有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表明了诗人对时代的厌倦与无奈。
    • 第二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迷茫。
    • 第三、四句通过对比,探讨了物质与精神的真实价值。
    • 第五、六句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人生哲思。
    • 第七、八句则强调了内心珍贵事物的独特与不可替代。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神锋与锥头、花蜜与蔗尾,突显出真实与表象的差异。
    • 隐喻:用“明珠”象征内心的价值与美好,暗示珍贵的不在于外在的华丽。
  •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社会的反思与对内心真实价值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然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水云: 象征自由与宁静。
  • 坟籍: 代表生死与过去,表达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 明珠: 象征内心的珍贵与独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俯首趋时”是什么意思?

    • A. 追随潮流
    • B. 低头思考
    • C. 无所事事
    • D. 迎接挑战
  2. 诗人认为“花蜜翻亏蔗尾甜”是想表达什么?

    • A. 生活的苦涩
    • B. 真实价值被忽视
    • C. 自然的美好
    • D. 物质享受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悲怆
    • B. 厌世
    • C. 超然
    • D. 喜悦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冯时行的《有感》与李白的《将进酒》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冯时行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省,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对饮酒的热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不同的生存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诗词的魅力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