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邵公杨公为家缘拘击告词》
时间: 2025-02-04 17:31: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邵公杨公为家缘拘击告词
作者: 王哲 〔元代〕
论饥寒,公来问,中怎奈爷娘。
牵儿绊,妻室恼愁肠。
卦分明有说,田正震地清凉。
南看,前一点,何不时详。
琅。序至,金木水,火放炎光。
然见真景,本有舒张。
睹红霞出入,开后慧刃挥钢。
花绽,系接引,永永满庭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生活的困苦与内心的渴望。说到饥寒,公亲自来询问,但我心中却不知如何向父母交代。牵扯着孩子,妻子愁苦难忍。卦象分明有说,田地在地震之后显得清凉。南方看去,前方的事情为何不再详细考虑?琅琅的序列,金木水火各有其道。看见真实的景象,心中自然会有所舒展。看到红霞的出入,仿佛开启了后来的智慧之刃,挥舞着钢铁般的力量。花开时节,像是系住了引导,永远让庭院芳香四溢。
注释
- 饥寒:指生活困苦,缺乏温饱。
- 公:指长辈,可能是指父亲或权威人物。
- 卦:指卦象,古代用于占卜的符号。
- 田正震地清凉:指经历了自然灾害后的田地恢复宁静。
- 琅:音响,可能是形容声音的美好。
- 真景:真实的情况。
- 接引:引导、连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哲,元代诗人,生活在战乱及社会动荡时期,其作品常表现对家庭、生活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当时社会动荡、家庭困厄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家庭生活中的苦涩与希望。诗中“论饥寒,公来问,中怎奈爷娘”,开篇即点出生活的困境,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态度。接着,通过“牵儿绊,妻室恼愁肠”,进一步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牵连与愁苦,显现出生活负担的沉重。
而后,诗中提到的“卦分明有说”,则暗示着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人们依然试图寻求某种指引与希望。这种希望在“然见真景,本有舒张”中得以体现,真实的景象使人得以放松,心灵获得一丝慰藉。最后一句“永永满庭芳”则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现实困苦,但依旧渴望美好未来的心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论饥寒,公来问:开篇直入主题,表明生活的困苦。
- 牵儿绊,妻室恼愁肠:家庭负担重,情感纠葛深。
- 卦分明有说:即使困境,也有占卜的希望。
- 南看,前一点,何不时详:建议更深入地考虑未来。
- 琅。序至:音乐般的序列,象征和谐的生活。
- 然见真景,本有舒张:真实的景象使人心灵放松。
- 睹红霞出入:象征希望的出现。
- 开后慧刃挥钢:智慧与勇气的结合,表达出对未来的信心。
- 花绽,系接引,永永满庭芳:美好的愿景,永远芬芳。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红霞出入”比喻希望的到来。
- 拟人:将“卦”赋予情感,表现出对未来的期望。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家庭困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人们在逆境中依然坚持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意象分析
- 饥寒:象征生活的困苦。
- 卦:象征希望与指引。
- 红霞:象征未来的希望与美好。
- 花绽:象征生命的力量与美好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王哲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 答案:C) 元代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_____出入”象征着希望的出现。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卦”是用来占卜未来的。
- A) 正确
- B) 错误
- 答案:A) 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王哲的《满庭芳》均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渴望,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王哲则更强调家庭的责任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研究》
- 《王哲及其文学作品》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