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广教寺东轩》

时间: 2025-01-26 23:27:40

谁将老境觅菟裘,聊与瞿昙共一丘。

青士无多自萧散,紫君虽小亦风流。

要须憩寂有茅宇,何以落成惟茗瓯。

稳看林间上番笋,惜无馀地可通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寓广教寺东轩
作者: 曾几 〔宋代〕

谁将老境觅菟裘,
聊与瞿昙共一丘。
青士无多自萧散,
紫君虽小亦风流。
要须憩寂有茅宇,
何以落成惟茗瓯。
稳看林间上番笋,
惜无馀地可通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老年时光中寻求宁静与安逸的心情。诗人想知道谁能在这暮年的境地里找到菟裘(指隐逸的生活),于是他与瞿昙(指释迦牟尼)一起,享受这片刻的宁静。年轻的士人不多,大家都显得孤独而散漫,而紫君(紫藤花)虽然细小,却也有其风雅之处。想要在这里安居,必须得有一个茅草屋,但如今只剩下泡茶的瓯子。最终,诗人看着林间新出的竹笋,感叹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通往幽静的所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菟裘:古代隐逸者所穿的衣服,象征隐居生活。
  • 瞿昙:指释迦牟尼佛,寓意智慧与宁静。
  • 青士:年轻的士人,指有志之士。
  • 紫君:紫藤花,象征优雅与风流。
  • 茅宇:茅草屋,表示简朴的生活。
  • 茗瓯:泡茶的器具,代表茶道与闲适的生活。

典故解析:

  • 菟裘与瞿昙:菟裘在古代文人中常用作隐逸生活的象征,而瞿昙的提及则展示了与佛教哲学的联系,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安,号少云,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多描绘隐逸生活,追求宁静的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晚年,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在繁华的社会中,诗人渴望寻找一处静谧之地,以逃避世俗的喧嚣。

诗歌鉴赏

《寓广教寺东轩》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诗中以“谁将老境觅菟裘”开篇,首先引出对老年生活的思考,紧接着提到与瞿昙共处一丘,隐喻在世俗中寻找到的一片净土。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当下社会的萧散与孤独,尤其是“青士无多自萧散”,让人感受到年轻人的迷茫与无奈。

而“紫君虽小亦风流”则展示了小而优雅的生活态度,表明即便在简朴中也能找到生活的美。最后几句提到对幽静环境的向往,诗人对自然的眷恋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用词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将老境觅菟裘:在老年的境地中,谁能找到隐逸的生活。
  2. 聊与瞿昙共一丘:与佛陀一同享受这片宁静的生活。
  3. 青士无多自萧散:年轻的士人不多,各自显得孤独。
  4. 紫君虽小亦风流:紫藤虽小,但依然优雅。
  5. 要须憩寂有茅宇:想要安居,必须有一个茅草屋。
  6. 何以落成惟茗瓯:只有泡茶的瓯子来落成这份宁静。
  7. 稳看林间上番笋:静静地看着林间新出的竹笋。
  8. 惜无馀地可通幽:感叹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通往幽静。

修辞手法:

  • 比喻:菟裘与瞿昙的结合,象征隐逸与智慧。
  • 对仗:使用了对仗的句式,使得诗句更为和谐。
  • 象征:紫君象征优雅与风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现实的批判与思考,以及对自我内心的探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菟裘:象征隐逸生活,代表对自由与安宁的追求。
  • 瞿昙:象征智慧与宁静,反映出对哲学思考的向往。
  • 紫君:象征优雅、高尚的情操。
  • 茅宇与茗瓯:象征简朴的生活态度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 B. 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 C. 对战争的反思
  2. “青士无多自萧散”中的“青士”指的是?

    • A. 年轻的士人
    • B. 老年人
    • C. 儒生
  3. 诗中提到的“紫君”指的是哪种植物?

    • A. 玫瑰
    • B. 紫藤
    • C. 菊花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曾几的《寓广教寺东轩》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隐逸生活,但王维更强调自然的美,而曾几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