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曲》

时间: 2025-04-28 16:23:08

夹道开洞门,弱柳低画戟。

帘影竹华起,萧声吹日色。

蜂语绕妆镜,拂蛾学春碧。

乱系丁香梢,满栏花向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夹道开洞门,弱柳低画戟。帘影竹华起,萧声吹日色。蜂语绕妆镜,拂蛾学春碧。乱系丁香梢,满栏花向夕。

白话文翻译:

在两旁的道路上开着洞门,柔弱的柳树低垂着像画戟一样的枝条。帘子后的影子随着竹子轻轻晃动,萧声吹拂着日色。蜜蜂围绕着妆镜,轻轻拂动着像春天的碧色。丁香花随意地系在枝头,满栏的花儿向着黄昏绽放。

注释:

  • 夹道:两旁的道路。
  • 洞门:开口的门。
  • 弱柳:柔弱的柳树,象征春天的生机。
  • 画戟:形容柳枝像武器一样的姿态。
  • 帘影:窗帘后面的影子。
  • 竹华:竹子的花影。
  • 萧声:竹笛的声音。
  • 蜂语:蜜蜂的鸣叫。
  • 妆镜:用来妆扮的镜子。
  • 拂蛾:轻轻拂动的蝴蝶。
  • 春碧:春天的绿色。
  • 丁香梢:丁香花的枝头。
  • 满栏:栏杆上布满的花朵。
  • :傍晚,象征着日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闻名。李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明才智,后因仕途不顺,主要以诗歌创作自得其乐。他擅长用奇特的意象和鲜明的色彩描绘自然和人生,常被称为“诗鬼”。

创作背景:李贺生活在盛唐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渴望自由与美好。该诗《难忘曲》可能是在李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感慨与讴歌中诞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诗歌鉴赏:

《难忘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李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切的情感。诗的开头“夹道开洞门,弱柳低画戟”通过描绘柳树的柔弱和道路的开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紧接着的“帘影竹华起,萧声吹日色”,更是将自然的声音与光影结合,营造出一种诗意的生活场景。

诗中“蜂语绕妆镜,拂蛾学春碧”描绘了蜜蜂与蝴蝶在春天里翩翩起舞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表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美丽。最后“乱系丁香梢,满栏花向夕”则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丁香花随意系在枝头,象征了浪漫与自由,满栏的花朵向着夕阳绽放,暗示着生活的短暂与美好。

整首诗融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于一体,展现了李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生活哲学,是对春天的深情礼赞,传达了难以忘怀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夹道开洞门:描绘了道路两旁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开放与欢迎的气息。
  2. 弱柳低画戟:柳树的柔弱姿态与武器的比喻,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柔与刚的结合。
  3. 帘影竹华起:窗帘后的竹影随风而动,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
  4. 萧声吹日色:竹笛声在阳光下回荡,展现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
  5. 蜂语绕妆镜:蜜蜂环绕着镜子,表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6. 拂蛾学春碧:蝴蝶轻轻拂动,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生动。
  7. 乱系丁香梢:丁香花随意地系在枝头,表现出一种随意与自然的美。
  8. 满栏花向夕:花儿在夕阳下绽放,暗示着生活的短暂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画戟”,形象生动。
  • 拟人:萧声、蜂语等具有人性化的描写,使自然更富情感。
  • 对仗:如“夹道开洞门,弱柳低画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热爱,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达出一种难忘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美与生命的力量。
  • :象征勤劳与生机。
  • 萧声:象征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丁香:象征浪漫与温柔。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瞬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柳树的状态是: A. 高大挺拔 B. 柔弱低垂 C. 直立不动

  2. 诗中提到“萧声”,这种声音是来自于: A. 风 B. 竹笛 C. 小溪

  3. “丁香梢”在诗中象征: A. 繁忙 B. 随意与自由 C. 悲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贺《难忘曲》与王维《山居秋暝》的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贺更注重细腻的生活场景,而王维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山居氛围,展示了不同的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