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邦达》

时间: 2025-01-27 03:57:53

意有不可,束带之立弗与也。

事所当尽,杭苇之急弗顾也。

诗不云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览此遗墨,斯足以观君子之于役,而考古义于原隰矣。

再拜什袭,噫吾何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意有不可,束带之立弗与也。事所当尽,杭苇之急弗顾也。诗不云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览此遗墨,斯足以观君子之于役,而考古义于原隰矣。再拜什袭,噫吾何执。

白话文翻译:

心中有不情愿,即使束带站立也不愿参与。事情应当尽力,即使面对急迫的杭苇也不顾一切。诗中不是说过吗,匆匆忙忙的征夫,常常担心无法完成任务。看到这些遗留下来的墨迹,足以观察君子在服役时的态度,以及在广阔平原上考察古义的情景。再次拜读并珍藏,唉,我该如何把握。

注释:

  • 束带之立弗与也:即使束带站立也不愿参与。
  • 杭苇之急弗顾也:即使面对急迫的杭苇也不顾一切。
  • 駪駪征夫:匆匆忙忙的征夫。
  • 每怀靡及:常常担心无法完成任务。
  • 遗墨:遗留下来的墨迹。
  • 原隰:广阔的平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1183-1243),字肃之,号木斋,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物见长。此诗可能是在描述作者对于服役和考察古义的态度和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描述作者对于服役和考察古义的态度和感受,反映了作者对于职责的认真态度和对古义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职责的认真态度和对古义的追求。诗中“束带之立弗与也”和“杭苇之急弗顾也”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在面对不情愿的事情时依然坚守职责的决心。而“駪駪征夫,每怀靡及”则通过象征,表达了作者在服役过程中的担忧和责任感。最后,“览此遗墨,斯足以观君子之于役,而考古义于原隰矣”一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通过观察遗留下来的墨迹,可以了解君子在服役时的态度和对古义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意有不可,束带之立弗与也:表达了作者在面对不情愿的事情时依然坚守职责的决心。
  2. 事所当尽,杭苇之急弗顾也:展现了作者在面对急迫的事情时依然不顾一切地尽力完成。
  3. 诗不云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通过象征,表达了作者在服役过程中的担忧和责任感。
  4. 览此遗墨,斯足以观君子之于役,而考古义于原隰矣: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通过观察遗留下来的墨迹,可以了解君子在服役时的态度和对古义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束带之立弗与也”和“杭苇之急弗顾也”的对比,展现了作者的决心和责任感。
  • 象征:通过“駪駪征夫,每怀靡及”的象征,表达了作者的担忧和责任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于职责的认真态度和对古义的追求。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在面对不情愿和急迫的事情时依然坚守职责的决心,以及在服役过程中对古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束带之立:象征着职责和决心。
  • 杭苇之急:象征着急迫和困难。
  • 駪駪征夫:象征着服役和责任感。
  • 遗墨:象征着历史和古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束带之立弗与也”表达了什么? A. 作者的不情愿 B. 作者的决心 C. 作者的职责 D. 作者的担忧 答案:B

  2. 诗中“駪駪征夫,每怀靡及”象征着什么? A. 服役 B. 职责 C. 担忧 D. 决心 答案:A

  3. 诗中“览此遗墨,斯足以观君子之于役,而考古义于原隰矣”总结了什么? A. 作者的决心 B. 作者的担忧 C. 全诗的主题 D. 作者的职责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珂的其他诗作,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于职责和历史的关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岳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