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阅》
时间: 2025-01-11 23:46: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昔洪都地望雄,剑光直与斗牛能。
角声悲壮秋风里,旗影横斜晚照中。
帘幕万家观小队,弓刀千骑拥元戎。
此身虽老心犹壮,自笑凭鞍矍铄翁。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洪都(南昌)这片土地就显得雄伟壮丽,剑光闪烁,仿佛能与斗牛争辉。秋风中,悲壮的角声回荡,晚霞下,旗帜的影子斜斜地投射在地面上。成千上万的家庭在帷幕外观看小队表演,千骑弓刀齐聚,护卫着元帅。尽管我年事已高,但我的心依然壮志凌云,自我调侃骑在马鞍上,还是个精神矍铄的老翁。
注释:
- 洪都:南昌的别称,意指这片土地的雄伟。
- 剑光:形容武器的光芒,象征着武力和威严。
- 角声:这里指号角声,常用于军队出征或集结时,具有悲壮的情感。
- 帘幕万家:指许多家庭在观看表演,表现出热闹景象。
- 元戎:指统帅或将领,强调军队的威武。
- 矍铄:形容老年人精神饱满,状态良好。
典故解析:
- 斗牛:古代民间活动,象征勇猛,可能暗指勇士的斗志。
- 弓刀:传统的军事装备,代表军队的强大和战斗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戡,宋代诗人,性格豪放,作品多描写战争和豪情,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昌的一次盛大阅兵,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自豪和对军队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军事力量的重视。
诗歌鉴赏:
蔡戡的《南昌大阅》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激昂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军队阅兵场面。全诗通过对比和对偶的手法,展现了南昌的历史底蕴和军事威严。开篇以“自昔洪都地望雄”引入,强调了南昌作为军事重地的地位。接着,诗人描绘了秋风中的悲壮角声和晚霞下的旗帜影子,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肃穆气氛。通过“帘幕万家观小队”的描写,展示了民众对军队的支持与期待。
在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嘲的笔调,表达了尽管年岁已高,但内心依然充满斗志和豪情,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情感不仅是对个人的激励,也是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希望。整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国家的热爱,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昔洪都地望雄:强调南昌的历史地位和雄伟气势。
- 剑光直与斗牛能:武器的光辉比肩勇士的斗志,展现出军事的威武。
- 角声悲壮秋风里:秋风中传来的号角声,充满悲壮情感,暗示战斗的紧迫性。
- 旗影横斜晚照中:晚霞映照下,旗帜的影子交错,形成动人画面。
- 帘幕万家观小队:描绘观众众多,体现出民众对军队的关注。
- 弓刀千骑拥元戎:千骑弓刀环绕着将领,突出军事力量的强大。
- 此身虽老心犹壮:虽然年老但内心依然充满斗志,表达了诗人的豪情。
- 自笑凭鞍矍铄翁:自嘲年纪虽大却精神矍铄,展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角声悲壮”和“旗影横斜”,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剑光与斗牛的比喻,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南昌的军队阅兵,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对军事的崇敬。同时,反映了个人虽然年老但心中依然充满壮志的精神面貌,展现了对国家未来的信心与希望。
意象分析:
- 剑光:象征着武力和勇气。
- 角声:象征着战斗的紧迫与悲壮。
- 旗影:代表军队的威严和凝聚力。
- 弓刀:象征古代的军事力量和战斗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洪都"是指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南昌
- C. 南京
-
诗人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虽然年老但心中依然壮志的情感?
- A. 自嘲
- B. 哀叹
- C. 感慨
-
“帘幕万家观小队”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 A. 宁静
- B. 热闹
- C. 寂寞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蔡戡的《南昌大阅》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家乡的关切,但蔡戡更倾向于描绘军事场面与豪情,而杜甫则关注国事与民生,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有所收录。
- 《古典诗词欣赏》:对古典诗词的解读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