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真人仙驾还旧山》
时间: 2025-01-23 06:56: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年成道去,绰约化童颜。
天上辞仙侣,人间忆旧山。
沧桑今已变,萝蔓尚堪攀。
云覆瑶坛净,苔生丹灶闲。
逍遥堪白石,寂寞闭玄关。
应是悲尘世,思将羽驾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曾经成道的人的怀念。诗人想起何年何月成道离去,留下了一个年轻的形象。天上和仙侣告别,心中仍怀念着旧山的情景。时光已经带走了许多,唯有那攀爬的萝蔓依旧。云雾覆盖的瑶坛依旧清净,而长满苔藓的丹灶显得闲适。面对白石的逍遥,内心却感到寂寞,玄关紧闭。或许是对世俗的悲伤,思念着要乘着羽车回归故乡。
注释:
- 何年: 何时,指的是作者对往昔的追忆。
- 绰约: 美丽的样子,形容年轻时的容貌。
- 仙侣: 伴随的仙人,指诗人曾经的同伴。
- 沧桑: 形容世事变化。
- 萝蔓: 指藤蔓植物,在这里象征生命的延续。
- 瑶坛: 仙人修炼之地,象征清静和超然。
- 丹灶: 炼丹的炉灶,象征修道的环境。
- 羽驾: 仙人乘坐的车,象征归隐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方庆,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道教思想为主题,追求超脱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诗人对往昔仙道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失落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谢真人仙驾还旧山》通过追忆和怀念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过去道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到的“何年成道去”,透出一种时间的沉重感,暗示了人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诗人用“绰约化童颜”描绘出那种年轻而美好的状态,仿佛是对失去青春的感叹。
接下来的两句“天上辞仙侣,人间忆旧山”则展现了诗人与仙友的离别,离开了理想的境界,回到了现实的山水之间,心中充满了对旧日时光的怀念。“沧桑今已变,萝蔓尚堪攀”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唯有自然的生长依然存在,形成一种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瑶坛、丹灶、白石等都象征着超脱的境界,而最后一联“应是悲尘世,思将羽驾还”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在隐喻中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思,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道教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年成道去: 追问成道的年份,表明对过去的思考。
- 绰约化童颜: 成道后依旧美好,暗含对年轻时光的怀念。
- 天上辞仙侣: 离开理想的伙伴,表现孤独。
- 人间忆旧山: 在人间思念昔日的山水。
- 沧桑今已变: 时间对事物的改变,反映世事无常。
- 萝蔓尚堪攀: 仍可攀爬的植物,象征生命的延续。
- 云覆瑶坛净: 仙境的清净,形成对比。
- 苔生丹灶闲: 丹灶闲置,反映修炼的渴望。
- 逍遥堪白石: 逍遥自在的状态,形成对比。
- 寂寞闭玄关: 封闭的内心世界,表现孤独。
- 应是悲尘世: 对世俗的失望。
- 思将羽驾还: 归隐的愿望,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 “羽驾”象征归隐的愿望。
- 对仗: 如“天上辞仙侣,人间忆旧山”。
- 意象: 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如“云覆瑶坛”。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坛: 代表清净的理想境界。
- 丹灶: 代表修道的渴望与追求。
- 白石: 代表逍遥自在的状态。
- 萝蔓: 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旧日时光的怀念?
A. 云覆瑶坛
B. 人间忆旧山
C. 逍遥堪白石
D. 苔生丹灶 -
“应是悲尘世”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什么态度?
A. 满意
B. 无奈
C. 快乐
D. 忍耐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比较李白与夏方庆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酒与诗的豪情,而夏方庆则通过细腻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思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谢真人仙驾还旧山》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