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返葬三千里,荆衡达帝畿。
逢人即故吏,拜奠尽沾衣。
地得青乌相,宾惊白鹤飞。
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为故去的袁公送葬的情景,葬礼的路途遥远,跋涉了三千里,经过荆州和衡山,最终抵达了帝王的陵墓。与人相遇时,都是曾经的同僚,互相拜访,致以哀悼,泪水沾湿了衣衫。大地上青乌相伴,宾客们惊慌地看到白鹤飞起。五公的碑尚在,今天我们也将一起归去。
注释:
- 返葬:指送葬,返回故乡安葬。
- 三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 荆衡:指荆州和衡山,地名。
- 达帝畿:指到达皇帝的陵墓所在地。
- 故吏:指与故人有过交情的旧官员。
- 拜奠:拜访并祭奠。
- 沾衣:泪水沾湿衣服。
- 青乌: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吉祥鸟。
- 白鹤:象征高洁,寓意追思和哀悼。
- 五公碑:指为五位公爵所立的碑,象征历史的延续。
典故解析:
- 五公碑:历史上可能指五位重要人物的纪念碑,代表着对先贤的怀念和对其精神的传承。
- 青乌与白鹤:常见的吉祥和高洁象征,表达人们对逝者的祝福与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阮,号子厚,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刘禹锡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对袁公的追悼,反映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昔日同僚的情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历史的追溯。
诗歌鉴赏:
刘禹锡的《河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三首 其三》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人的追思和哀悼。诗的开头“返葬三千里”便给人以一种沉重的感觉,突出送葬的艰辛和长途跋涉的悲壮。接着,通过“逢人即故吏”的描写,表现出诗人与故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曾经的同僚在此时聚集,形成了一种共鸣与哀痛。再者,诗中提到的“青乌”和“白鹤”,则用以表现对逝者的祝福和对生命的思考,白鹤的飞起似乎象征着逝者的灵魂升华。
在结尾处,提到“五公碑尚在”,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念,也显示了对逝者精神的继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了漫长的送葬旅程,突显了对逝者的尊重和悲痛。
- 第二联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通过与故吏的相遇,映衬出失去的痛苦。
- 第三联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渲染了送葬氛围的凄凉与庄重。
- 第四联则以历史的延续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敬仰。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乌和白鹤用作象征,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达的力度。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与追思,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对历史的敬仰。
意象分析:
- 青乌:象征着吉祥与希望,代表着对逝者的祝福。
- 白鹤:象征洁白与高洁,暗喻对生命与灵魂的追思。
- 五公碑:历史的象征,体现出对逝者的纪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返葬三千里”强调了什么? a) 路途的遥远
b) 送葬的悲凉
c) 逝者的名声
答案:a -
“青乌”和“白鹤”分别象征着什么? a) 吉祥和高洁
b) 亲情和友情
c) 财富和地位
答案:a -
“五公碑尚在”表达了对逝者的什么态度? a) 忘记
b) 怀念与敬仰
c) 讽刺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花卿》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赠花卿》:同样表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悲痛与无奈。
- 白居易《琵琶行》:通过音乐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人们对过往的追忆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禹锡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