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州柴桑渊明故居》
时间: 2025-01-11 10:52: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江州柴桑渊明故居
作者: 曹勋 〔宋代〕
匡庐游遍僧家园,
南望柴桑墟里烟。
但寻疃畦供指画,
不知市井今几迁。
五柳既无只衰草,
三径莫识皆平田。
欲归四顾但遐想,
归来高致犹凛然。
白话文翻译:
我游历过匡庐的寺庙与僧院,
南望柴桑村落的炊烟袅袅。
只想寻找那田园风光,
却不知道如今的集市已经迁移了多少次。
五柳先生的故居已经没有原来的衰草,
三条小径也不再认得,都是平坦的田地。
我想要归去四周张望,但只是一片遐想,
归来时的高洁气质依然让我感到庄重。
注释:
- 匡庐: 指匡庐山,位于江西,是著名的风景区。
- 柴桑: 指柴桑村,是陶渊明的故乡,象征着田园生活。
- 疃畦: 疃:田地;畦:田垄,指农田的形态。
- 五柳: 指陶渊明,因其诗中常提到五柳树而得名。
- 三径: 指陶渊明的三条小径,象征其悠闲的田园生活。
典故解析:
“五柳”典故源于陶渊明,他以隐逸生活著称,诗歌中常描绘田园生活的恬淡与宁静。此诗通过提到“五柳”,表达对陶渊明的怀念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与咏怀诗,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及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曹勋游历柴桑时,灵感来源于陶渊明的故居,表达他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历柴桑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追思与怀念。前四句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田园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叹。诗人游历匡庐,目睹了南方柴桑的炊烟,然而心中却只想寻找那份宁静的田园生活,而对现实中变迁的无奈感到失落。
后四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五柳先生的故居已无人问津,昔日的田园景象也已不复存在。诗人感叹曾经的美好已成往事,留下的是对理想生活的追寻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结尾“归来高致犹凛然”更是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高洁,即使面对现实的冷酷,他的理想与追求依然无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匡庐游遍僧家园: 描述游历的场景,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南望柴桑墟里烟: 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烟雾缭绕的村落令人心动。
- 但寻疃畦供指画: 表达对田园景象的渴望,渴望画中美景。
- 不知市井今几迁: 对现实变迁的无奈,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 五柳既无只衰草: 以五柳象征陶渊明,表示对他隐逸生活的思考。
- 三径莫识皆平田: 小径已变,象征着生活的变化与失落。
- 欲归四顾但遐想: 归心似箭,却只剩下对往事的回忆。
- 归来高致犹凛然: 表达即使身处现实,内心依然保持高洁的情操。
-
修辞手法:
- 比喻: “五柳”用以象征陶渊明的生活;“疃畦”描绘理想的田园景象。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传达了对理想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匡庐: 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 柴桑: 代表田园的理想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 五柳: 象征陶渊明的高洁与隐逸。
- 三径: 象征归家的路,承载着对过往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曹勋的《过江州柴桑渊明故居》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田园生活的怀念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五柳”指的是谁? A. 曹勋
B. 陶渊明
C. 李白
答案: B -
诗中“但寻疃畦供指画”表达了什么心情? A. 对现实的失望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 vs 曹勋: 陶渊明的作品更直接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而曹勋则在怀念中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对比两者的风格可以看出对理想生活的不同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陶渊明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