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炙毂子歌二首》
时间: 2025-04-27 00:48: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授炙毂子歌二首
作者: 希道 〔唐代〕
木津天魂,金液地魄。
坎离运行宽无成,金木有数秦晋合。
近效宜六旬,远期三载阔。
魄微入魂牝牡结,阳呴阴滋神鬼灭。
千歌万赞皆未决,古往今来抛日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天地间的神秘力量,木津代表着天的精华,而金液则象征着地的灵气。坎和离的变化没有固定的形式,金和木的数目在秦晋两国的结合中隐现。近的事情遵循六十年的周期,远期则需要三年的宽广时光。灵魂与肉体的微妙结合,阳气与阴气的交融使神明与鬼魅消散。千百首歌和赞美尚未定论,从古到今,时间如同抛弃的日月。
注释:
- 木津:指天的精华,可能与古代道教思想有关。
- 金液:指地的灵气,通常与金属或液体的象征有关。
- 坎离:在易经中,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象征对立与和谐。
- 阴阳:道教中代表宇宙的两种基本力量,阳代表积极、光明,阴则代表消极、幽暗。
- 神鬼:指神祇和鬼魂,古代人们相信这两者常常在世界中影响人们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希道,唐代诗人,擅长道教诗歌,作品多涉及自然、宇宙和哲理,体现了深厚的道教文化。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时期正值道教文化的繁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天地运动、阴阳变化及其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道教思想与宇宙观的结合。开篇通过“木津”和“金液”两个意象,塑造了一个天地相连、万物生发的宏大场景。紧接着,诗人以“坎离”的运行为引子,探讨了事物的变化与无常,强调了宇宙的无限和不可测度。
“金木有数秦晋合”一句,展现了历史的交融与变迁,既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暗示了未来的可能性。“近效宜六旬,远期三载阔”则提出了时间的观念,强调了短期与长期效应的不同,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的细致观察和思考。
最后几句“千歌万赞皆未决,古往今来抛日月”则是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总结,仿佛在说,无论我们如何歌颂或赞美,终究无法逃脱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无常。整首诗运用了多重意象,构建了一个哲学性极强的宇宙观,表现出诗人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木津天魂,金液地魄。”:天与地的结合,象征着自然的灵魂与物质。
- “坎离运行宽无成”:变化的过程是无形的,无法具体化。
- “金木有数秦晋合”:历史与命运的交织,强调了不同文明的互相影响。
- “近效宜六旬,远期三载阔”:时间的长短与变化的影响力。
- “魄微入魂牝牡结”:灵魂与肉体的结合,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
- “阳呴阴滋神鬼灭”:阳气与阴气的交互作用,象征着生与死的循环。
- “千歌万赞皆未决”:无论多少赞美,最终都无法定义一切。
- “古往今来抛日月”:时间的流逝与事件的无常。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哲理性。比如“木津天魂,金液地魄”以对仗形式呈现天地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宇宙的变化与人生命运的交织,强调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以及对时间和存在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木津:象征生命的源泉与力量。
- 金液:代表物质的基础与滋养。
- 坎离:象征宇宙的变化与对立统一。
- 阳阴:体现生命的两面性,生死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木津”和“金液”分别象征什么?
- A. 水和火
- B. 天和地
- C. 日和月
-
诗中提到的“坎离”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道教理念中的对立元素
- C. 历史事件
-
“千歌万赞皆未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命的肯定
- B. 对时间的无奈与思考
- C. 对历史的赞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的哲学著作,探讨宇宙与人类的关系。
- 《庐山谣》:李白的作品,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终南山》对比,两首诗都涉及自然与哲理,但王维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希道则聚焦于宇宙的变化与永恒。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唐代许多优秀诗作,适合了解唐诗风格。
- 《道教思想与中国文化》:探讨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适合深入理解诗中的道教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