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过东山》

时间: 2025-02-04 16:28:13

羸骖破帽约轻寒,破费春风半日閒。

一事无成年四十,又随花柳过东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羸骖破帽约轻寒,破费春风半日閒。一事无成年四十,又随花柳过东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骑乘着瘦弱骏马的诗人,头戴破旧的帽子,迎着轻寒的春风,享受着悠闲的半日时光。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四十岁,却仍然没有一件成就,随波逐流,像花柳一样,飘然而去,经过东山。

注释:

  • 羸骖:羸弱的骏马,形容马瘦弱。
  • 破帽:破旧的帽子,象征着贫困或生活艰辛。
  • 轻寒:微寒的天气,春天的寒意。
  • 破费:花费,指消耗时间和精力。
  • 无成年:没有成就,指人生未有所成。
  • 花柳:比喻美好而短暂的事物,这里暗指流逝的青春。

典故解析:

“东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隐喻,指代隐居或归隐的生活。东山再起是指重振旗鼓,重新出发的意思,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理想和成就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廷瑞,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为主题,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经历人生低谷之时,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成就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开头两句描绘了春日微寒的场景,诗人骑着瘦弱的马,似乎在和春风对话,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无奈。第三句以“无成年”自嘲,表达对自己四十岁仍未有所成就的失落感,展现了对人生目标的反思。最后一句用“随花柳过东山”暗示人生如梦,青春易逝,令人思考生命的意义。这首诗不仅有着自然的美感,更蕴含着对人生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羸骖破帽约轻寒:描绘了诗人骑着瘦弱的马,头戴破旧的帽子,迎接初春的寒意,表现出一种清贫和落寞的状态。
  2. 破费春风半日閒:诗人在春风中享受着半日的悠闲,虽有闲适,但内心却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思索。
  3. 一事无成年四十:诗人自言年近四十,却没有一件值得称道的成就,表达出对人生失落的感慨。
  4. 又随花柳过东山:最终,诗人将自己比作随风而逝的花柳,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花柳”比喻短暂的青春和美好,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使得语言更加优美。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人性,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感叹时光的流逝与理想的未实现,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淡泊,传达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羸骖:象征着诗人的疲惫与无力。
  • 破帽:代表生活的艰辛和贫困。
  • 春风: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的开始,然而又带有一丝寒意。
  • 花柳:比喻青春的短暂与易逝,富有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羸骖”指的是什么? a) 瘦弱的马
    b) 强壮的马
    c) 驴

  2. “一事无成年四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满足
    b) 失落
    c) 幸福

  3. 诗中提到的“东山”象征着什么? a) 隐居生活
    b) 繁华
    c) 战斗

答案:

  1. a) 瘦弱的马
  2. b) 失落
  3. a) 隐居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人生无常与悲凉。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生命和理想的积极追求。

诗词对比:

比较黎廷瑞的《雨后过东山》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前者反映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后者则理想化了隐逸生活,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