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时间: 2025-01-11 14:27: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白话文翻译
我从兴国出发,前往筠宿的石田驿,路过一个野人居所,
溪水边的青山层叠起伏,骑着快马,轻盈的衣衫随风掠过。
依山而立的修竹旁有几户人家,清澈的泉水从小路流过,知道我口渴。
穿着草鞋,手持竹杖走得轻松自如,蒲团和松床也都舒适惬意。
夜深了,风露洒满庭院,只有孤零零的萤火虫在闪烁。
注释
- 兴国:古地名,今为兴国县,位于江西省。
- 筠宿:地名,指筠宿镇,靠近石田驿。
- 快马轻衫:骑着快马,穿着轻便的衬衣,形容行走的迅速与轻松。
- 倚山修竹:靠山而生的竹子,形容环境幽静。
- 芒鞋竹杖:用草编制的鞋,手杖为竹制,表现出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
- 蒲荐松床:蒲团和松木床,形容居住环境的舒适。
- 孤萤自开阖:孤独的萤火虫在黑夜中闪烁,象征着寂静和幽美的夜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和仲,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因其才华横溢而被后世称为“苏东坡”。他在文学上成就斐然,尤其以诗词和散文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流寓于南方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山水田园,正是他所向往的宁静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和简单朴素的生活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青山、溪水、竹林的描绘,诗人仿佛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幽静的山水画卷中。开头两句以“溪上青山三百叠”引入,生动地展现了山川的壮丽,接着通过“快马轻衫”表现出诗人行走的轻松,给人一种活泼的感觉。诗中“倚山修竹有人家”,即便是山间小屋,也显得生机勃勃,恰如乡村的安宁与温馨。
下半部分通过“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描绘了诗人简朴而舒适的生活状态。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享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结尾一句“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则带有一丝孤独与宁静。深夜中,只有萤火虫的闪烁,映衬出一种恬淡、自然的氛围,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上青山三百叠:描绘溪水旁蜿蜒起伏的青山,表现出自然的壮丽。
- 快马轻衫来一抹:骑马行驶,衣衫在风中飘动,展现出诗人心情的畅快。
- 倚山修竹有人家:在山脚下有竹林环绕的村舍,表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
- 横道清泉知我渴:小路旁流淌的泉水,似乎知道诗人的渴求,象征着自然的贴心。
- 芒鞋竹杖自轻软:简单的装备,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生活的洒脱。
- 蒲荐松床亦香滑:卧具的舒适感,表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享受。
- 夜深风露满中庭:夜色渐深,露水弥漫,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惟见孤萤自开阖:夜晚只有孤独的萤火虫闪烁,象征着清幽与静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快马轻衫”形象地描绘了行走的状态。
- 拟人:泉水“知我渴”,增添了自然的亲切感。
- 对仗:如“芒鞋竹杖”与“蒲荐松床”的平行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他在繁忙的政治生活中对田园诗意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永恒。
- 溪水:象征生命的源泉与灵动。
- 修竹:象征高洁与坚韧。
- 蒲团与松床:象征舒适的生活与宁静的心境。
- 孤萤:象征夜的宁静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快马轻衫”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诗人的装备
B. 诗人的情绪
C. 诗人的家乡 -
诗中“芒鞋竹杖”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生活条件
B. 诗人的旅行方式
C. 诗人的生活态度
答案: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苏轼更为人情和环境的交融,而王维则更注重静谧的自然氛围。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