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四首》
时间: 2025-01-22 23:30:2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颂古二十四首
作者: 释宗演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九旬禁足精修,今朝休夏自恣。
山僧不敢自瞒,於中罪过有五。
一不合说大脱空,二不合抛沙撒土。
三不合将龙眼核换人眼睛,
四不合毁佛谤祖。
五咄,洎合错举。
白话文翻译
在这九十天的闭关修行中,今天终于可以放松一下。
我这位山中僧人不敢对自己隐瞒,内心的罪过有五条:
第一,不该随意谈论大乘空性;
第二,不该随意抛撒沙土;
第三,不该用龙眼核来换取人的眼睛;
第四,不该毁谤佛祖和祖师;
第五,咄,真是错得离谱。
注释
- 九旬:指九十天,通常为闭关修行的时长。
- 禁足:禁止外出,闭门修行。
- 精修:精心修行。
- 山僧:指隐居在山中的僧人,象征修行者。
- 大脱空:指大乘佛教中关于空的教义。
- 抛沙撒土:比喻不应随意浪费。
- 龙眼核:指龙眼的种子,象征物质与人的关系。
- 毁佛谤祖:指诋毁佛教及其祖师的行为。
典故解析
- 大乘空性:大乘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万物皆空的思想。
- 祖师:指佛教传承中的重要人物,通常是指释迦牟尼及其弟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宗演是宋代的高僧,以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诗歌才华著称。他的作品多探讨佛理,表现出对修行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其闭关修行期间,表达了对自身修行的反思和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旨在提醒自己及他人保持警惕,避免误入歧途。
诗歌鉴赏
《颂古二十四首》通过简单的语言,揭示了修行者在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反思。诗中以“罪过有五”的形式,分条列出自己在修行中可能犯的错误,显示出作者对佛教教义的认真态度和自我约束的决心。尤其是对大乘空性和毁谤佛祖的提醒,反映了佛教修行者对教义的尊重与维护。
诗的开头提到的“九旬禁足”,不仅是对修行生活的描述,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在漫长的闭关修行中,内心的挣扎与反省成为了诗的核心,这种自我审视的态度,也让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哲理意义。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忏悔与警醒,展现了修行者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对佛教义理的追求,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旬禁足精修:强调修行时间的艰苦与漫长。
- 今朝休夏自恣:表明了放松的时刻,反映出内心的愉悦与解脱。
- 山僧不敢自瞒:自我反思的态度,体现出对自我的诚实与严谨。
- 於中罪过有五:列举错误,结构清晰,增强了诗的条理性。
- 一不合说大脱空:警示对佛教教义的不当理解。
- 二不合抛沙撒土:强调对物质的珍惜。
- 三不合将龙眼核换人眼睛:象征性地探讨人性与欲望的关系。
- 四不合毁佛谤祖:指责毁谤行为,重申对佛教的忠诚。
- 五咄,洎合错举:总结警示,语气愈加严厉,带有自责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抛沙撒土”,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用龙眼核换眼睛的比喻,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自我反省与警惕,强调在修行过程中保持对教义的尊重与内心的清净,警示修行者应避免误入歧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僧:象征修行者的孤独与坚韧。
- 大脱空:代表佛教教义的深邃与复杂。
- 龙眼核与人眼:象征物质与精神的对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何为“九旬禁足”?
- A. 九个月的闭关
- B. 九十天的闭关
- C. 九天的闭关
-
诗中提到的“五罪”中,哪一条涉及对佛教教义的误解?
- A. 抛沙撒土
- B. 说大脱空
- C. 毁佛谤祖
-
“山僧不敢自瞒”表达了什么态度?
- A. 自满
- B. 自责
- C. 自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常诗》:同样探讨人生无常的主题。
- 《心经》:对空性理念的经典阐释。
诗词对比
- 释宗演 vs. 王维:两位诗人在修行主题上的表现,释宗演更为直接,王维则多用自然景象隐喻修行哲理。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佛教与中国文学》
- 《古诗词赏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