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蠡园》
时间: 2025-01-26 23:45: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蠡园
朱士嵩 〔近代〕
仰止苍峰俯五蠡,重访名园,初夏风光媚。
细浪向人侬有意,斜斜绿柳撩谁戏。
千步长廊图画里,白发华年,排斥闲愁议。
忽入林亭幽密地,总非目送飞鸿比。
白话文翻译:
我仰望那巍峨的苍峰,俯瞩五蠡湖,再次回到这著名的园林,初夏的美景令人陶醉。
细细的波浪向我轻轻涌来,似乎传达着情意,斜斜的绿柳不知在逗弄谁。
在那千步长廊的画卷里,我已是白发苍苍的年纪,已然将闲愁抛弃。
忽然走入那幽静的林亭,怎能与目送飞鸿的情景相提并论呢?
注释:
- 苍峰:高耸的山峰,象征崇高和壮丽。
- 五蠡:指五蠡湖,是诗人游览的地点。
- 名园:著名的园林,代表着人文景观的美。
- 侬:古代对自己的称呼,含有亲昵之意。
- 细浪:轻柔的波浪,象征温柔的情感。
- 斜斜绿柳:形容柳树的姿态,生动形象。
- 千步长廊:长廊的长度,代表游览的悠长。
- 白发华年:指年纪渐长,经历丰富。
典故解析:
- 飞鸿:常用来形容孤独的旅途或思乡之情。这里用以对比,强调林亭的幽静与世俗喧闹的不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士嵩,近代诗人,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作品多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具有浓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重游蠡园之际,初夏的美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蝶恋花 蠡园》是一首充满生机的诗作。诗人在重访蠡园时,初夏的美景使他流连忘返,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日的追忆。首句以“仰止苍峰俯五蠡”开篇,构建出高远的视野和空间感,映衬出名园的伟岸和美丽。在“细浪向人侬有意,斜斜绿柳撩谁戏”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湖水和柳树的灵动,仿佛在与人低语,增添了情感的温度。
中间部分“千步长廊图画里,白发华年,排斥闲愁议”则转向个人感悟,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但诗人却选择将闲愁抛在脑后,展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忽入林亭幽密地,总非目送飞鸿比”则以林亭的宁静与飞鸿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灵动的描绘,展现出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仰止苍峰俯五蠡:描绘了高山与湖泊的壮丽景色,展现出自然的伟大。
- 重访名园,初夏风光媚:再次游览名园,初夏的美景令人陶醉,表达了诗人的喜悦。
- 细浪向人侬有意:细腻的波浪似乎向我传达情感,表现了自然的灵动。
- 斜斜绿柳撩谁戏:柳树轻轻摇曳,像是在逗弄人,生动形象。
- 千步长廊图画里:长廊如同画卷,寓意游览的悠长与美好。
- 白发华年,排斥闲愁议:年纪渐长,但已然抛却闲愁,体现积极态度。
- 忽入林亭幽密地:进入幽静的林亭,感受自然的宁静。
- 总非目送飞鸿比:与目送飞鸿的孤独相比,林亭的幽静更显温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浪比作有情的人,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
- 拟人:柳树被赋予情感,生动形象。
- 对仗:如“白发华年”与“闲愁议”,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峰:象征壮丽和崇高。
- 蠡湖:象征自然之美,承载了诗人的情感。
- 细浪:代表温柔与情意,蕴含着细腻的情感。
- 绿柳:象征青春与生机,增添了画面的活力。
- 林亭:象征幽静与宁静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细浪”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温柔
C. 忧伤
答案:B -
“白发华年”中的“白发”象征着什么? A. 年轻
B. 年龄的增长
C. 健康
答案:B -
“飞鸿”在诗中用来比喻什么? A. 宁静
B. 孤独的旅途
C. 快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 李白:同样表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但侧重于孤独与饮酒的情景,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文学与诗歌分析》
以上内容全面解读了《蝶恋花 蠡园》这首诗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