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时间: 2025-01-10 21:55:32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作者: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白话文翻译

在五月这个符号里,天数已然到来,五音和谐地调和着夏天的气息。古人说,五月五日这一天,任何事情都被称为神圣。用穴枕可以通灵,长丝能延续人的生命。四季的花儿争相开放,九个儿子包的粽子各有新意。在华丽的殿堂里,庆祝端午的节日,圆形的宫殿中款待文雅的臣子。进献的言辞分外重要,文采斐然的六义也被陈列出来。歌颂那些忠臣良将,风化之道是否还能保持淳朴?


注释

  1. 天数:指天干地支中的数目,古人依据此推算时日。
  2. 五音:古代音乐的五种基本音调。
  3. 无事不称神:意为在这一天无论做什么,都被认为是神圣的。
  4. 穴枕:指一种用来通灵的枕头。
  5. 长丝:指用长丝线缠绕的物品,象征延续生命。
  6. 九子粽:端午节时包的粽子,有九种不同的口味或形状。
  7. 华节:华丽的节日,指端午节。
  8. 圆宫:指宫殿的圆形结构,象征团圆和和谐。
  9. 股肱良足:比喻忠臣良将,是对支持国家的重要人物的赞美。
  10. 风化:指风气和社会风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隆基(685年-762年),即唐明皇,是唐朝的一位杰出皇帝,以其政治、军事、文化事业的成就而闻名。其在位期间,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文化艺术也得以繁荣。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端午节期间,李隆基在朝廷宴请群臣之际,借此盛会表达对传统文化和节日的重视,同时也寓意对臣子的重视和对国家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展现了节日的欢庆气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开篇通过“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两句,引入了时间和季节的变化,体现了古代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认知。“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则强调了端午节的重要性,赋予这一天以神圣的意义。

随后,诗中提到的“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不仅展现了民间信仰的元素,也反映了古人对生命延续的追求。“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描绘了节日中竞争与丰盛的景象,生动地传达了节日的欢快气氛。

在宴会的场景中,“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突出了诗人在宴会上对臣子的期望与重视,显示出对文治的崇尚。最后,“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则是对忠臣良将的赞美,同时寄托了对社会风气的期待与希望。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了李隆基的文化自信与政治理想。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讲述时间的到来与季节的交替。
    •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强调端午节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展现民间信仰与对生命的关注。
    •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描绘节日的生动景象。
    •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呈现宴会的华丽场景。
    •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强调对文治的重视。
    •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表达对忠臣的赞美与社会风气的期待。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股肱”比喻忠臣,将其与身体的脆弱部分相提并论,体现出对忠臣的依赖。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端午节的重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国家、臣子的期望与祝福。


意象分析

  1. 五月: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生机。
  2. 粽子:代表着节日的传统与文化。
  3. 华殿: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4. 忠臣:象征着国家的根基与支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端午节的主要象征是什么?
    A. 粽子
    B. 月饼
    C. 鱼

  2. 诗中提到的“股肱良足”是指什么?
    A. 忠臣良将
    B. 朋友
    C. 家人

  3. 诗中提到的“穴枕”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财富
    B. 通灵与生命
    C. 休息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端午即事》白居易

诗词对比: 李隆基的《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与屈原的《离骚》在主题上均涉及对传统与节日的重视,但李隆基更侧重于政治与文化的结合,而屈原则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李隆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