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真师还西山》

时间: 2025-01-10 21:55:22

仙客厌人间,孤云比性闲。

话离情未已,烟水万重山。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胡真师还西山

作者: 李隆基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仙客厌人间,孤云比性闲。话离情未已,烟水万重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仙人厌倦了人间的繁华,宁愿与孤云为伴,悠然自得的心情。诗人和友人之间的离别话语依然没有说完,远处的烟水交错着重重山峦,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情感。

注释:

  • 仙客:指高人或道士,常描述超脱于世俗的隐士。
  • 孤云:形象地描绘了孤独自在的云,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
  • 性闲:性情闲适,心境悠然。
  • 话离情未已:离别的话语尚未说完,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情感。
  • 烟水万重山:形容远方山水如烟般重重叠叠,意境悠远。

典故解析:

“仙客”与“孤云”的意象,常见于道教文化中,反映了道家追求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同时,诗中的烟水与山的描写,也与古代隐居山林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隆基,即唐玄宗,是唐朝的一位重要皇帝,因其政治、文化成就而著称。他在位时,重视文人和诗歌创作,留下了丰富的诗词作品。
  •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创作于李隆基的晚年,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离别的惆怅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仙客”与“孤云”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人间繁华的厌倦与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仙客厌人间”一句,开篇即以鲜明的对比引入,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而“孤云比性闲”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孤云的闲适正是诗人理想生活状态的体现。接下来,“话离情未已”的描写,增添了离别的情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最后一句“烟水万重山”,不仅描绘了秀美的山水,还暗示了离别的遥远与无尽,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无奈,形成了动人的诗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仙客厌人间”:仙人厌倦了人世的喧嚣与繁杂。
    • “孤云比性闲”:与孤云相伴,显得内心宁静,性情闲适。
    • “话离情未已”:与朋友的离别话语仍未结束,情感未能尽述。
    • “烟水万重山”:远方的山水如烟般重重叠叠,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离愁。
  •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比“仙客”与“人间”,突出二者的不同境界。
    • 意象:通过“孤云”和“烟水山”,营造出悠远的意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人与人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惆怅与无奈。

意象分析:

  • 仙客:象征着超脱于世俗的生活理想。
  • 孤云:隐喻一种自由、无拘束的生活态度。
  • 烟水:代表着模糊而美好的情感与回忆,充满诗意。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客”指的是: A. 普通人
      B. 高人或道士
      C. 商人
      D. 学者
    2. 诗中的“孤云”象征: A. 繁忙
      B. 自由与闲适
      C. 忧伤
      D. 战争
    3. 诗中“烟水万重山”主要表现了: A. 山的险峻
      B. 远方的美景与离愁
      C. 人的烦恼
      D. 风的呼啸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通过描写自然环境,传达出一种清幽的生活态度,与《送胡真师还西山》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的诗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而李隆基的诗则更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离别的惆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隆基诗文集》
  • 《唐代文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