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其一》
时间: 2025-01-11 22:36: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其一
作者: 丘崇 〔宋代〕
雨趣轻寒,风作秋声,燕归雁来。动天涯羁思,登山临水,惊心节物,极目烟埃。客里逢君,才同一笑,何遽言归如此哉。别离久,算不应兴尽,却棹船回。主人下榻高斋。更点检笙歌频宴开。便留连不到,迎春见柳,也须小驻,度腊观梅。花上盈盈,闺中脉脉,应念胡麻正好栽。从教去,正危阑望断,小倚徘徊。
白话文翻译
在细雨中,我感到一丝轻寒,微风中透出秋天的气息,燕子归来,雁群也飞回。我的思绪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游荡,登山临水,看到的万物都让我惊心动魄,视野所及皆是烟尘。与朋友相逢,正巧一笑而过,何必匆匆谈起归去的事呢?离别已久,难道不应当尽兴而欢,然而我却要划船返回。主人在高斋中招待我,更加频频奏乐,宴会不断。即便留连忘返,迎接春天的柳树,也要稍作停留,趁着腊月观梅花。梅花盛开在眼前,闺房中情意绵绵,想必胡麻正是栽种的好时节。即使要离去,也是在那危险的栏杆边望断远方,轻轻倚靠,徘徊不去。
注释
- 轻寒:指微微的寒意。
- 秋声:指风声如秋天般清冷。
- 羁思:离乡在外的思念之情。
- 棹船:划船的动作。
- 高斋:高处的房间,指主人居所。
- 闺中脉脉:指女子在闺房中含蓄的思念。
- 胡麻:一种植物,指春天适合种植的时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崇,宋代人,以其词作而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沁园春 其一》是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写的,诗人身处他乡,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沁园春 其一》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以“雨趣轻寒,风作秋声”引出季节的变化,虽然是春天,但却带有一丝凉意,给人以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燕归雁来”则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在行文中,诗人通过“动天涯羁思”传达出自己在他乡的孤独感,诗人虽身处美景,但内心却难以平静。与友人相逢的喜悦瞬间被对归去的思索所打断,显示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
后半部分的描写中,诗人描绘了与友人共度的欢乐时光,宴席的热闹与温情,以及对春天的期待,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情:既想留连忘返,又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现实。最后的留白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情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趣轻寒:描绘春雨带来的凉意,暗示季节的变换。
- 风作秋声:风声如秋般清冷,暗示内心的孤寂。
- 燕归雁来: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传达生机与希望。
- 动天涯羁思: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间游荡,表现孤独的心情。
- 客里逢君,才同一笑:与友人相聚的温馨瞬间,体现友情的珍贵。
- 主人下榻高斋:主人款待来客,表现热情与礼遇。
- 迎春见柳:春天的柳树,象征新生与希望。
- 度腊观梅:在腊月中观赏梅花,表现生活的细腻与情感的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声比作秋声,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登山临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作品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思考、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离别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既热爱生活又感到孤独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
- 雨:代表柔情与细腻的情感。
- 燕雁:象征归属与团圆。
- 柳梅:代表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雨趣轻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平静
D. 紧张 -
“迎春见柳”中的“柳”象征什么?
A. 离别
B. 生命
C. 友情
D. 忧愁 -
诗中提到“主人下榻高斋”的意图是什么?
A. 表达主人热情好客
B. 表达诗人的孤独
C. 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D. 表达对离别的感慨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思乡情绪,但更为直接与简练。
- 《月夜忆舍弟》:在离别的情感上更为深厚,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