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留田行》
时间: 2025-01-10 22:53: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留田行
——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
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白话文翻译:
走到上留田,看到孤坟显得何等巍峨。
这埋藏的万古怨恨,春天的草再也无法生长。
悲风四面吹来,听得白杨树的声音让我肠断。
请问这是谁家的土地,埋藏在蒿草里的坟茔。
古人对我说,这里就是上留田,
如今的蓬草和马鬣已经平坦。
往日的弟弟死去,兄长却未能安葬,
他人于此为他立起铭牌。
一只鸟死去,百只鸟都悲鸣。一只兽逃跑,百兽皆惊。
桓山上的鸟儿因离别而苦,想飞回去却无路可寻。
田氏家族急促地分离亲骨肉,青天白日下紫荆花被摧残。
交错的树木本是同根同源,东边的枝叶憔悴西边却繁荣。
连无心的事物都如此,人为何还要寻求天上的兵器。
孤独的竹子延陵,让国家扬名。
高风遥远,激荡的波澜清澈。
那尺布的歌谣,耳边却听不见。
注释:
- 孤坟:指无名的坟墓,象征孤独与遗忘。
- 万古恨:形容长久以来的怨恨与痛苦。
- 悲风:意指凄凉的风声,与心中的悲伤相呼应。
- 蒿里茔:指长满蒿草的坟墓,显得荒芜。
- 交柯之木:指树木交错生长,原本同根,但却出现不同的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因其豪放奔放的个性和奔放的诗风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广泛,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上留田行》创作于李白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亲情离散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孤坟和亲人的离去,深刻地展示了作者对生命、死亡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上留田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刻情感的诗作。首先,诗中通过对孤坟的描绘,表达了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无奈,展现了李白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离散的痛苦感受。诗人用“积此万古恨”来概括这种痛苦,似乎表达了生死离别带来的永恒遗憾。
其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悲风”、“白杨声”,这些都增强了诗的悲凉氛围,使得读者能感同身受。此外,“一鸟死,百鸟鸣”这一句形象地传达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显示了个体命运对群体的影响,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最后,李白在诗中也引入了古老的传说和对生命的思索,展现了他对历史的关注与对人生的反思,使得整首诗在感情上更加深邃。诗歌不仅是对个人悲剧的叙述,更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体现了李白作为伟大诗人的深刻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行至上留田,看到那孤独的坟墓,显得是那么的高耸。
-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这埋藏的怨恨延续千古,春天的草再也无法生长。
-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悲伤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听到白杨树的声音让我心如刀割。
-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请问这是谁家的土地,埋藏在蒿草里的坟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悲风”,象征着诗人的悲痛心情。
- 拟人:白杨树的声音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悲伤氛围。
- 对仗:如“东枝憔悴西枝荣”,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亲情与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李白对历史的回望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诗中流露出对死亡的敬畏与对生者的无奈,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离死别时的脆弱与悲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坟:孤独与遗忘,象征人类对死亡的无奈。
- 白杨声:悲伤与哀悼,传达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 交柯之木:象征命运的交错与无常,让人思考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孤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遗忘与孤独
C. 快乐 -
“一鸟死,百鸟鸣”表达了什么? A.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 自然的和谐
C. 生命的快乐 -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生命的赞美
B. 对亲情与历史的思考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上留田行》都表达了对亲情和故土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思考与感受,后者则更关注历史的沉重与命运的无常。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