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棲不寄绝交书,车马从喧卖酒垆。
卧转午阴春睡足,却寻峰树数花须。
白话文翻译:
我隐居在幽静的地方,不再寄送绝交的书信,
车马喧闹,酒肆热闹。
我躺在阴凉处,春天的午觉睡得很足,
于是又去寻找山峰和树木,想数一数花开了多少。
注释:
- 幽棲:隐居在偏僻、清静的地方。
- 绝交书:断绝交往的信件。
- 车马从喧:车马的喧闹声不断。
- 卖酒垆:酒肆,卖酒的地方。
- 卧转:躺着翻身。
- 午阴:午时的阴凉处。
- 春睡足:春天的午觉睡得很足,表示放松和惬意。
- 峰树:山峰和树木。
- 数花须:数一数花开的数量。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世俗生活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弥逊,字德辉,号悠然,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隐居生活和山水田园为主题。
- 创作背景:李弥逊生活在宋代,时局动荡,士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愈加深厚。这首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市俗喧嚣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春天自然景色的热爱。诗的开头“幽棲不寄绝交书”表明了诗人决然断绝与世俗交往的态度,传达出一种清高和孤傲的情怀。接着“车马从喧卖酒垆”,则用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外界的繁华与喧闹,形成了与隐居生活的鲜明对比。接下来的“卧转午阴春睡足”,则展现了诗人在春日午后的安逸与恬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喧嚣的厌倦。最后一句“却寻峰树数花须”,表现出诗人不忘去追寻自然的美,细细品味春天的景色,流露出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的情感在于对自然的沉醉与人世喧嚣的逃避,既有闲适的生活态度,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珍视与对生命的热爱,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状态和与世绝交的决心。
- 第二句:描绘了外界的喧闹,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
- 第三句:表现了诗人在午后春日的惬意状态,增强了隐居的安逸感。
- 第四句:诗人仍然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
修辞手法:
- 对比:隐居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春天的睡意与安逸感拟人化,增强诗的情感厚度。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喧嚣的反感,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 幽棲:象征着隐逸与清静的生活。
- 车马:代表繁华的世俗社会。
- 春睡:象征着宁静与安逸。
- 峰树:自然的美好,代表诗人对自然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弥逊的隐居生活主要体现在哪一句中? A. 幽棲不寄绝交书
B. 卧转午阴春睡足
C. 车马从喧卖酒垆
D. 却寻峰树数花须 -
“车马从喧”中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安静
B. 繁忙
C. 伤感
D. 愉悦 -
诗中提到的“春睡足”主要指什么? A. 睡觉的时间不够
B. 春天的惬意生活
C. 对生活的厌倦
D. 对世俗的向往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对比李弥逊与王维的作品,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多了一份禅意和哲思,而李弥逊则更加直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喧嚣生活的拒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