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涧》

时间: 2025-02-04 15:48:12

泠泠清涨濯秋芳,采撷堪供九日觞。

为乞晓瓶真沆瀣,不应眉寿独南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泠泠清涨濯秋芳,
采撷堪供九日觞。
为乞晓瓶真沆瀣,
不应眉寿独南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清澈的溪水在秋天的芳香中上涨的情景,令人心旷神怡。我采摘的野菊花可以用来在重阳节时敬酒。希望能得到晨曦中的清泉,倒入瓶中以享用,而不是独自享受南阳的长寿。

注释

  • 泠泠:清凉、清澈的样子。
  • 清涨:形容水流清澈而上涨。
  • 秋芳:秋天的芳香,指秋天盛开的花草。
  • 采撷:采摘、采集。
  • 九日觞:指重阳节,九月九日,是传统的敬老节日,饮菊花酒。
  • 为乞:希望、请求。
  • 晓瓶:晨曦中的瓶子,指盛水的器具。
  • 沆瀣:指清澈的水,通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水源。
  • 眉寿:指长寿,眉头的皱纹象征着年纪的增长。
  • 南阳:指汉代的南阳,因一位长寿老人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协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野菊涧》创作于秋天,正值重阳节前夕,诗人采摘野菊,寓意对传统节日的向往和对长寿的祝福。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野菊涧》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吸引着读者。开头“泠泠清涨濯秋芳”,描绘了一个清澈的溪水在秋天的芳香中上涨的场景,给人以清凉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这里的“泠泠”二字,传达出一种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溪水流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令人耳目一新。

接着,诗人提到采撷菊花以供重阳节的饮酒,表现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热爱。菊花作为重阳节的象征,承载着对生命的美好祝愿和对长寿的期盼。“为乞晓瓶真沆瀣”,诗人希望能够拥有晨曦中的清泉,以此来表达生活的美好与对自然的渴求。这种渴望不仅是对美好饮品的向往,更多的是对自然清新、纯粹生活的追求。

最后一句“不应眉寿独南阳”,则是一个转折,表达了诗人对长寿的思考。南阳以长寿闻名,但诗人似乎在暗示,长寿的意义不在于岁月的延续,而在于心灵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哲理的思考为整首诗增加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泠泠清涨濯秋芳

    • 描绘了秋天清澈的溪水流动,给人一种凉爽、愉悦的感觉。水面上荡漾着秋天的芳香。
  2. 采撷堪供九日觞

    • 诗人采摘的菊花可以用来在重阳节时敬酒,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敬重。
  3. 为乞晓瓶真沆瀣

    • 希望能将晨曦中的清泉盛入瓶中,表达对自然美好事物的渴望。
  4. 不应眉寿独南阳

    • 对长寿的思考,强调长寿的真正意义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清澈的音声,生动形象。
  • 对仗:前后句之间的对仗和谐,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象征:菊花与重阳节相结合,象征着长寿和对生命的珍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热爱、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及对长寿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满足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泠泠:象征清凉与宁静,代表自然的纯净。
  • 秋芳:代表丰收与成熟,象征生活的美好。
  • 菊花:象征长寿与坚韧,传达出对生命的祝福。
  • 南阳:代表长寿的理想,暗示对传统的尊重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泠泠”形容的是哪种状态? A. 热闹
    B. 清凉
    C. 忧伤

  2. “采撷堪供九日觞”中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重阳节
    C. 端午节

  3. 诗中提到的“南阳”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长寿
    C. 努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将进酒》(李白):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酒的赞美,但更为豪放,充满了人生的哲理。
  • 《饮酒》(陶渊明):与《野菊涧》相似,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更侧重于隐逸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文阅读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