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杨花落》

时间: 2025-01-10 23:16:30

杨花落,燕子横穿朱阁。

苦恨春醪如水薄,闭愁无处着。

绿野带红山落角,桃杏参差残萼。

历历危樯沙外泊,东风晚来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花落,燕子横穿朱阁。苦恨春醪如水薄,闭愁无处着。绿野带红山落角,桃杏参差残萼。历历危樯沙外泊,东风晚来恶。


白话文翻译:

杨花纷纷落下,燕子在朱红的阁楼间飞翔。心中痛苦地感叹春酒如水般稀薄,愁苦无处寄托。绿野中夹杂着红色的山峰,桃花和杏花参差不齐地残留着花瓣。远处的危船在沙滩外停泊,东风吹来,带来凶恶的气息。


注释:

  • 杨花:杨树的花,轻盈飘落,常用来象征春天的流逝。
  • 朱阁:指红色的楼阁,象征华丽的居所。
  • 春醪:春天酿的酒,诗人用其稀薄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失落。
  • 闭愁无处着:指愁苦无处寄托,感到无助和孤独。
  • 绿野:青翠的田野,象征生机与希望。
  • 红山落角:山的轮廓与颜色,似乎暗示着即将逝去的春天。
  • 历历:清晰可见的样子,描绘出记忆的生动。
  • 危樯:高耸的船桅,喻指漂泊不定的生活。
  • 东风晚来恶:指东风在晚间吹来,给人带来不快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臣,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感受。

创作背景:
《谒金门·杨花落》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杨花飘落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的眷恋与失落,折射出个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诗歌鉴赏:

《谒金门·杨花落》是一首充满了春天气息的词作,然而在温暖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深切的愁苦。开篇的“杨花落,燕子横穿朱阁”,以简单的自然景象引入,杨花的飘落象征着春天的结束,燕子的飞翔则暗示着生机与希望的同时又加深了离别的伤感。

“苦恨春醪如水薄,闭愁无处着”,这两句深刻地揭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他原本期待的春天美酒,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愁苦无处寄托,令人感到失落与绝望。接下来的描写“绿野带红山落角,桃杏参差残萼”,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生机与残缺并存的景象,反映出春天的美好虽在,但却已不复往昔的繁华。

结尾的“历历危樯沙外泊,东风晚来恶”,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危船在沙滩外停泊,象征着漂泊无依的生活,而“东风晚来恶”更是传达出一种不安与凶险的感觉,暗示着生活的不确定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巧妙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生活的不满,细腻而深沉,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杨花落,燕子横穿朱阁”:开篇描绘杨花飘落和燕子飞翔,设置了一个春末夏初的场景。
  2. “苦恨春醪如水薄,闭愁无处着”:表达对美好春天的失落与愁苦,酒的稀薄象征着快乐的减少。
  3. “绿野带红山落角,桃杏参差残萼”:描绘了春天的残景,生机与凋零并存。
  4. “历历危樯沙外泊,东风晚来恶”:结尾则表达出漂泊与不安的情感,带有凶险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春醪如水薄”将春酒比作水,形容其稀薄。
  • 对仗:“桃杏参差残萼”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杨花、燕子、绿野等意象都富含春天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以及生活中无处寄托的孤独感,展现了李清臣细腻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杨花:象征春天的流逝,带来忧伤。
  2. 燕子: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3. 绿野:象征生命的蓬勃与美好。
  4. 危樯:象征漂泊与无依无靠的状态。
  5. 东风:象征外界环境的变化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杨花落”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诗人用什么来形容春醪的稀薄?

    • A. 酒
    • B. 水
    • C. 风
    • D. 云
  3. “闭愁无处着”中的“闭愁”意指什么?

    • A. 快乐
    • B. 愁苦
    • C. 忘却
    • D. 安宁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清臣的诗作都涉及春天的主题,但杜甫更侧重于国家的安危与个人的忧虑,而李清臣则更多地体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孤独。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景象与国破家亡的悲痛形成鲜明对比,而李清臣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失落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词鉴赏辞典》
  • 《李清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