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后偶成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0:45:17

孤愤凭谁诉,长歌聊自怡。

整衣怜瘦减,扶杖觉衰迟。

小饮非愁敌,轻寒与睡宜。

今朝春雨好,稚子莫啼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愤凭谁诉,长歌聊自怡。整衣怜瘦减,扶杖觉衰迟。小饮非愁敌,轻寒与睡宜。今朝春雨好,稚子莫啼饥。

白话文翻译:

我心中的孤愤能向谁倾诉,只能通过长歌来暂时自我安慰。整理衣裳时感叹自己的消瘦,拄着拐杖感到衰老的迟缓。小酌几杯并不能真正驱散忧愁,轻微的寒冷却适合入睡。今天早晨的春雨真是美好,孩子们不要再因为饥饿而哭泣了。

注释:

  • 孤愤:指内心的孤独和愤懑。
  • 长歌:指长时间吟唱诗歌。
  • 聊自怡:暂时自我安慰。
  • 瘦减:消瘦。
  • 衰迟:衰老的迟缓。
  • 小饮:少量饮酒。
  • 轻寒:轻微的寒冷。
  • 稚子:小孩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克己,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面对生活的困苦和身体的衰老,抒发内心的孤愤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作者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不易,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晚年的孤独和无奈。首句“孤愤凭谁诉”直接点出了作者内心的孤愤,而“长歌聊自怡”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中间两句通过对衣着和行动的描写,反映了作者身体的衰弱。后两句则转向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孩子们的关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愤凭谁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愤懑,无人可以倾诉。
  • “长歌聊自怡”:通过长时间吟唱诗歌来暂时自我安慰。
  • “整衣怜瘦减”:整理衣裳时感叹自己的消瘦。
  • “扶杖觉衰迟”:拄着拐杖感到衰老的迟缓。
  • “小饮非愁敌”:少量饮酒并不能真正驱散忧愁。
  • “轻寒与睡宜”:轻微的寒冷却适合入睡。
  • “今朝春雨好”:今天早晨的春雨真是美好。
  • “稚子莫啼饥”:孩子们不要再因为饥饿而哭泣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孤愤”与“长歌”,“整衣”与“扶杖”。
  • 拟人:如“轻寒与睡宜”,将轻寒拟人化,形容其适合入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晚年的孤独、无奈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己身体衰弱的描写和对孩子们的关怀,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愤:内心的孤独和愤懑。
  • 长歌:长时间吟唱诗歌。
  • 瘦减:消瘦。
  • 衰迟:衰老的迟缓。
  • 轻寒:轻微的寒冷。
  • 春雨:春天的雨水,象征生机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孤愤”指的是什么? A. 孤独和愤懑 B. 孤独和快乐 C. 孤独和悲伤 D. 孤独和愤怒

  2. 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来暂时自我安慰? A. 长歌 B. 小饮 C. 整衣 D. 扶杖

  3. 诗中的“轻寒与睡宜”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轻微的寒冷适合入睡 B. 轻微的寒冷不适合入睡 C. 轻微的寒冷适合饮酒 D. 轻微的寒冷适合吟诗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段克己的《微雨后偶成》: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杜甫的诗更多关注国家和人民,而段克己的诗更多关注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金诗》:收录了段克己的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