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山台》

时间: 2024-11-10 12:42:02

直殿风流间世才,乞恩监郡筑高台。

杖游便觉开怀抱,石甃何须辟草莱。

奎壁九重文运焕,烟峦千里画图开。

爱山必欲斯民爱,沛泽行看早晚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爱山台
作者: 吴潜 〔宋代〕

直殿风流间世才,
乞恩监郡筑高台。
杖游便觉开怀抱,
石甃何须辟草莱。
奎壁九重文运焕,
烟峦千里画图开。
爱山必欲斯民爱,
沛泽行看早晚来。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意为:在风流的殿堂中,才华横溢的人往往能够受恩于朝廷,因此我在这里乞求恩惠,建立这座高台。手杖在手,游览四方,心中豁然开朗,何须将石块铺成小路,驱除野草呢?奎壁的文运亘古常新,仿佛千里山峦如画展开。爱山的人,一定希望人民也能热爱这片土地,像沛泽般日夜流淌而来。

注释:

  • 乞恩:请求恩泽,指向地方官员求得恩惠。
  • 监郡:指担任地方官职的人。
  • 杖游:手持拐杖游览,象征悠闲自在的生活。
  • 石甃:用石块铺成的小路,象征稳固与坚实。
  • 奎壁:象征文运的高峰。
  • 沛泽:形容丰沛的水流,象征恩泽广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山水之美,表达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吴潜任职地方官时,反映了他对官职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希望民众热爱家乡的情感。

诗歌鉴赏:

《爱山台》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民众的关怀。开篇以“直殿风流”引入,表达了诗人在殿堂中所见的风流人物与自身的渴望,暗喻对高位的向往与对才华的自信。随后的“乞恩监郡筑高台”则透露出他在官场中的处境与愿望,希望能为自己的民众谋求更好的生活。

“杖游便觉开怀抱”一句,表现出诗人悠闲游玩的心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而“石甃何须辟草莱”则通过对比,表达出他对自然状态的珍视,认为与其人为修筑,还不如让自然自由生长。接下来的奎壁与烟峦则是对文化与自然的进一步描绘,展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美感。

最后两句“爱山必欲斯民爱,沛泽行看早晚来”将诗的主题引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民众的殷切希望,希望他们能如他一样热爱这片土地,愿意为这片土地的繁荣而努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深厚情感与对民众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直殿风流间世才:直接指向朝堂中的风流人物,暗示诗人对这种才华的渴望。
  • 乞恩监郡筑高台:希望能在官位上得到恩惠,建立一座高台以俯瞰众生。
  • 杖游便觉开怀抱:手握拐杖,游历四方,心中感到无比愉悦。
  • 石甃何须辟草莱:质疑用石块铺路是否必要,自然的生长更为重要。
  • 奎壁九重文运焕:描绘文化繁荣的景象,象征着文运的辉煌。
  • 烟峦千里画图开:用山水画展现自然的美丽,气势如画。
  • 爱山必欲斯民爱:强调对山的热爱也要传递给民众。
  • 沛泽行看早晚来:希望恩泽能像沛泽一样,日夜不断地滋润民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水与人文相结合,如“奎壁九重”形容文化的厚重。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对民众的深切关怀,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尚与宁静,代表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 :象征着高处的视角与对生活的理想追求。
  • :象征着恩泽与滋养,代表着生命的源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乞恩”指的是什么?

    • A. 请求恩泽
    • B. 求婚
    • C. 求学
    • D. 求财
  2. “杖游便觉开怀抱”表现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悲伤
    • B. 焦虑
    • C. 悠闲
    • D.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奎壁”象征什么?

    • A. 自然美
    • B. 文运
    • C. 生活
    • D. 财富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对比

  • 吴潜的《爱山台》与李白的《庐山谣》:两首诗都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但李白更为豪放,而吴潜则更显细腻与温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爱山台》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