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亭记》
时间: 2025-01-25 17:32:42
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
”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
”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
民曰太守。
太守不有,归之天子。
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
”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雨亭记》 作者:苏轼 〔宋代〕
白话文翻译
这座亭子以“喜雨”命名,表达了我内心的喜悦。古人如果有喜庆的事情,常常以此来命名事物,以示不忘。例如,周公得到了丰收,就以此命名他的书;汉武帝得到鼎器,以此命名年号;叔孙胜战胜敌人,以此命名他的儿子。虽然他们的喜悦大小不一,但所表达的“不忘”是一致的。
我在扶风的明年,开始治理官舍,在堂北建亭,南边凿池,开渠引水种植树木,作为休憩之所。今年春天,岐山之阳下雨,预示着丰年。但后来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忧愁。三个月后,乙卯日终于下雨,甲子又下雨,百姓觉得还不够。丁卯大雨,三天才停。官吏们在庭院庆祝,商贾在市场歌唱,农夫在田野欢呼,忧愁的人变得高兴,病人也康复,而我这亭子正好建成。于是我在亭子上举杯,向客人们说道:“五天不下雨可好吗?”他说:“五天不下雨就没有麦子了。”我问:“十天不下雨可好吗?”他说:“十天不下雨就没有禾了。”没有麦子没有禾,年头就要遭受饥荒,诉讼增多,盗贼猖獗。即使我和你们想在这个亭子里悠闲地享乐,也难以做到。今天,老天没有抛下这百姓,刚开始干旱就赐予雨水。让我们能够在这个亭子里悠闲快乐的,都是雨的恩赐,难道还能忘记吗?
既然给这亭子命名,就应当歌颂它:“让天降下雨珠,寒冷的人不再需要衣服;让天降下雨玉,饥饿的人不再需要粮食。”一场大雨持续三天,究竟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不拥有,归于天子。天子说不然,归于造物。造物又不认为自己有功,归于太空。太空渺茫,不可得而名。我因此给我的亭子命名。
注释
- 喜雨亭:以“喜雨”命名的亭子,象征欢乐与希望。
- 周公:周朝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 汉武:汉朝的皇帝,以其雄才大略著称。
- 叔孙胜:古代人物,以智谋著称。
- 乙卯、甲子、丁卯:天干地支的记载方式,表示时间。
- 不遗斯民:不抛弃百姓,体现了对民众的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书、画等多个领域,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苏轼在任职期间,经历了不同的政治风波。此文写于他在扶风任职期间,正是他面对自然与人性、政治与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他对百姓的关怀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喜雨亭记》是一篇散文诗,展现了苏轼对雨水的深切感受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怀。雨水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象征着希望和生命的延续。在文中,苏轼通过描写雨水带来的变化,反映了百姓从忧愁到欢喜的过程,生动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苏轼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他通过亭子的建立,象征着人们共同的欢愉和对自然的尊重。亭子不仅是一个休息的场所,更是人们共同庆祝和感受生活美好的地方。苏轼在此文中提出的“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的哲理,展现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类微小的自省,体现了他哲学思考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亭以雨名,志喜也:亭子以“雨”命名,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古人有喜事时,会用命名的方式来纪念,表达对喜庆的铭记。
- 我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作者在扶风任职的第二年开始治理官舍。
-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今年春天,在岐山的阳面下雨,预示着丰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水比作“珠”、“玉”,形象地表达了雨水的珍贵。
- 排比:将四类人(官吏、商贾、农夫、忧者)欢庆的场景进行排比,增强了气氛的喜悦感。
- 对比:通过“忧者以喜,病者以愈”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雨水带来的希望与生机。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雨水的赞美,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体现了作者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对自然现象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希望、生命和丰收。
- 亭:代表着人们的休憩和欢聚,是人与自然交融的空间。
- 百姓:反映了社会的关怀与人情冷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喜雨亭”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苦难
- B. 自然的美好
-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 D. 个人的孤独
-
填空题:作者在春天的岐山之阳下雨,预示着____。
-
判断题:苏轼认为,雨水的降临与人的努力无关。(对/错)
答案:
- C
- 丰收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江南春》:杜甫
-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喜雨亭记》与杜甫的《春夜喜雨》,两者都表现了对雨水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但苏轼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强调雨水对农田的直接影响与人们的生活。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