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东坡 其一》

时间: 2025-01-10 23:13:16

元祐丝纶两汉前,典刑意得龙光宣。

裕陵圣德如天大,谁道微臣敢议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东坡 其一
作者: 潘大临 〔宋代〕

元祐丝纶两汉前,典刑意得龙光宣。
裕陵圣德如天大,谁道微臣敢议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东坡的哀悼之情。诗中提到的“元祐丝纶”指的是宋神宗时期的文治政策,强调了那段时代的文治之盛;“典刑意得”则说明法律的公正得以彰显。接下来提到的“裕陵圣德”意指宋仁宗的德行如同天一样广大无边,最后作者感慨,微臣之辈竟然敢于议论天子的事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元祐:指宋神宗的年号,代表了当时的政治环境。
  • 丝纶:古代用来形容文治的美好,指代文人之治。
  • 典刑:法律典章,指法律制度。
  • 裕陵:指宋仁宗的陵墓,象征其伟大德行。
  • 微臣:指地位较低的官员,强调自身的卑微。

典故解析:

  • “龙光”:典出《易经》,象征光明正大、德行高洁。
  • “敢议天”:反映了对权威的敬畏与无奈,古代对皇权的绝对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大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东坡苏轼去世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悼念与钦佩。东坡因其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声望,潘大临对此深感惋惜。

诗歌鉴赏:

《哭东坡 其一》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东坡的敬仰和哀痛。诗的开头提及“元祐丝纶”,暗示了一个文治昌盛的时代,而东坡作为那个时代的重要人物,正是这一文治的象征。接着,诗中通过对比“典刑意得龙光宣”的公正与“裕陵圣德如天大”的仁德,表现了对东坡的赞美,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思。这样的对比不仅突显了东坡的伟大,更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社会的关切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一句“谁道微臣敢议天”则是自谦的表达,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无力感。诗人在此以微臣自称,强调了自己对东坡的钦佩与对权威的敬畏,进一步增添了诗的情感厚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潘大临作为诗人的深厚文化素养和对东坡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元祐丝纶两汉前:指代宋神宗时期的文治政策,表现出对历史的追溯。
  • 典刑意得龙光宣:强调法律的公正与光明,反映出对东坡的赞美。
  • 裕陵圣德如天大:比喻东坡的德行广博如天,表达敬意。
  • 谁道微臣敢议天:自谦的表达,体现对权威的敬畏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使用“如天大”形象地表达了对东坡德行的赞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和对东坡的怀念,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伟大人物的敬仰,情感基调沉郁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元祐:象征文治昌盛的历史背景。
  • 丝纶:象征理想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 龙光:象征光明正大,德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元祐”是哪个朝代的年号?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裕陵”指的是谁的陵墓?
    • A. 苏轼
    • B. 宋仁宗
    • C. 李白
  3. 诗中“谁道微臣敢议天”意指什么?
    • A. 对权威的挑战
    • B. 对权威的尊重
    • C. 对权威的讽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诗词对比: 对比潘大临的《哭东坡 其一》和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达了对过去伟人和理想的追思与敬意,前者更侧重于对东坡的个体怀念,而后者则展现了更广泛的人生哲理和对未来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苏东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