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阁梯檐竹作篱,
晴阴登眺百盘宜。
悬知皓月升云海,不赋如钩似镜诗。
白话文翻译:
在小阁楼上,竹篱笆遮住了屋檐,晴天和阴天都适合登高远眺。悬念着,明亮的月亮升起在云海之上,不如写出一首如钩似镜的诗。
注释:
- 小阁:指小的楼阁。
- 梯檐:屋檐的台阶或梯子,形容小阁的结构。
- 竹作篱:用竹子搭成的篱笆,营造出自然清幽的环境。
- 晴阴:晴天和阴天,表示天气的变化。
- 百盘宜:指远眺的景色变化多端,令人心驰神往。
- 悬知:悬念着、猜测。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云海:指云层如海洋般广阔。
- 不赋:不作。
- 如钩似镜:形容诗的意境清晰,像钩子般弯曲,像镜子般明亮。
典故解析:
“皓月升云海”可以联想到古诗中常见的月亮意象,月亮常常象征着思乡和孤独,尤其是在高处俯瞰时,情感愈加深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是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著称。张镃的诗歌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对自然的描写往往渗透着个人的情感和哲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小阁楼上,面对明月和云海,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内心的宁静,因而产生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晚眺》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意境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小阁楼的环境和远眺的景色,传达出一种恬静而悠然的心境。开篇“竹作篱”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朴素,也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给人以宁静之感。接着“晴阴登眺百盘宜”,展示了诗人对不同天气的包容与欣赏,体现出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
在“悬知皓月升云海”中,诗人以明月为引子,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思考。月亮高悬,映衬出云的柔和,形成了动人的画面。而“不赋如钩似镜诗”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虽有感而不自觉地作诗,反而让人感到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渴望。全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渗透出一种哲学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生活、自然和内心的深层次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对小阁和竹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暗示诗人对自然的依恋。
- 第二联中,晴天和阴天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理解,表达出一种从容的态度。
- 第三联通过皓月升起的意象,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传达诗人对景象的深刻感受。
- 最后一句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困惑与不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钩子、镜子,形象生动。
- 对仗:如“晴阴”、“登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月亮、云海等自然意象,寓意深远,具有象征意义。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情感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竹篱:象征自然、恬静的生活。
- 皓月:象征思念、孤独的情感。
- 云海:象征广阔无垠的自然境界,反映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晴阴”指什么? a) 晴天和阴天
b) 早晨和晚上的对比
c) 夏天和冬天
答案:a) -
诗中“皓月”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孤独与思念
c) 快乐
答案:b) -
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宁静
c) 激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月亮与思乡之情,语言更为直白,情感更加强烈。
- 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更加注重山水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风格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