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园送仲通出刺棣州》

时间: 2025-01-11 05:12:05

名园关嘉客,冠盖去倾朝。

小雨尘微敛,馀寒酒易消。

春归春近塞,日上海生潮。

北道平如掌,东风五马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郭氏园送仲通出刺棣州
作者:司马光 〔宋代〕

名园关嘉客,冠盖去倾朝。
小雨尘微敛,馀寒酒易消。
春归春近塞,日上海生潮。
北道平如掌,东风五马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郭氏园送别朋友仲通的情景。名园迎来了嘉宾,车马纷纷驶出,朝阳映照下显得格外热闹。细雨轻轻洒落,尘土渐渐收敛,残留的寒意在酒中容易散去。春天已经回归,春天的气息渐渐逼近边塞,阳光照耀下海面掀起潮涌。北面的道路平坦如掌,东风中五匹骏马显得骄傲自信。

注释

  • 名园:著名的园林,指郭氏园。
  • 嘉客:受欢迎的客人。
  • 冠盖:指车马,形容出行的盛况。
  • 尘微敛:细雨后,尘埃渐渐消散。
  • 馀寒:残留的寒气。
  • 春归春近塞:春天回归,春天的气息逐渐逼近边疆。
  • 日上海生潮:阳光照耀下,海面上涌起潮水。
  • 北道平如掌:北方的道路平坦如手掌。
  • 东风五马骄:东风中,五匹骏马显得骄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闻名于世,是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风格简练,善于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是司马光在郭氏园送别朋友仲通时所作,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春天到来的感慨。在北宋时期,士人之间常通过诗歌表达情感,送别时的诗歌更是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构思新颖,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春天的热切期待。开篇以“名园关嘉客”引入,描绘了园中热闹的送别场景,设定了一个生动的背景。接着用“小雨尘微敛”描绘天气的变化,暗示送别之时的细腻情感。随着春天的回归,诗中渗透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尤其是“春归春近塞”一句,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气息。

全诗的后四句则展现了自然景象与人事的交织,特别是“北道平如掌,东风五马骄”,诗人用平坦的道路和骄傲的骏马,象征着未来的顺利与美好,寓意着友人在前方的美好前程。整体看,诗人在送别中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坚定的祝福,情感深邃而真实,展现了北宋士人特有的风雅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名园关嘉客:名园之中迎接嘉宾,展示出送别的盛况。
  2. 冠盖去倾朝:车马纷纷离去,映衬出繁华的早晨景象。
  3. 小雨尘微敛:小雨过后,尘土渐渐消散,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
  4. 馀寒酒易消:残留的寒意在酒中容易散去,暗示着温暖与团聚。
  5. 春归春近塞:春天已经回归,春意渐近边疆,传达出对春天的期待。
  6. 日上海生潮:阳光照耀下,海面上掀起潮水,寓意着生机与活力。
  7. 北道平如掌:北方的道路平坦如手掌,象征着旅途的顺利。
  8. 东风五马骄:东风中,五匹骏马显得骄傲,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北道平如掌”,将道路比作手掌,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春归春近塞,日上海生潮”,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雨、春、海、马等意象,构建出自然与人生的和谐画面。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未来的信心,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名园:象征高雅与文化的氛围。
  • :自然复苏,生命力的象征。
  • :细腻的情感,清新与洗涤的意象。
  • :友谊与欢聚的象征。
  • 道路:人生的旅途,寓意着未来的希望。
  • :骏马代表着力量与追求,暗示友人将有美好的前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送别场景主要在何处发生? A. 田间
    B. 郭氏园
    C. 城门
    D. 山顶

  2. “小雨尘微敛”中的“小雨”暗示了什么? A. 温暖
    B. 伤感
    C. 清新
    D. 忧伤

  3. 诗句“春归春近塞”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期待
    C. 失落
    D. 疲惫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赠卫八处士》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之作,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前路的祝愿,但在景物描写上更为细腻,具有浓厚的山水意象。
  • 李白《送友人》:以豪放的笔调描绘送别情景,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自由,风格上更为激昂。

参考资料

  • 《全宋诗》:对宋代诗歌的全面收录与研究。
  • 《资治通鉴》:司马光的历史巨著,了解其历史观与文化背景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对古代诗歌的分析与解读,提供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