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丁丑秋日寄怀孟劬先生燕京》

时间: 2025-01-27 04:07:03

可怜霸上真儿戏。

怎觅埋忧地。

旧时明月照燕山。

閒听雁音啼过一凭栏。

暮年萧瑟情何苦。

愁绝兰成赋。

醉来莫唱望江南。

渺渺天低鹘没阵云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可怜霸上真儿戏。怎觅埋忧地。旧时明月照燕山。闲听雁音啼过一凭栏。暮年萧瑟情何苦。愁绝兰成赋。醉来莫唱望江南。渺渺天低鹘没阵云酣。

白话文翻译:

可怜那霸上(指昔日繁华之地)不过是儿戏。如何去寻找埋藏忧愁的地方呢?往日的明月照耀着燕山。闲坐听着大雁的悲鸣,倚着栏杆。暮年的萧瑟情感何必如此苦楚。愁苦的心情化作兰亭赋。醉了之后不要再唱《望江南》。朦胧的天空低垂,鹘鸟消失在云雾中,正沉醉于这一片迷离中。

注释:

  • 霸上:古地名,指的是过去的繁华之地。
  • 埋忧地:指隐藏忧愁的地方。
  • 燕山:指燕山一带,常用来象征北方的自然景观。
  • 雁音:指大雁的鸣叫声,常用来表达思乡或离愁的情感。
  • 兰成赋:指愁苦的心情化作诗文,兰亭赋是王羲之的名作,寓意深远。
  • 望江南:古代词牌名,常用来表达柔情与思绪。
  • :一种猛禽,象征孤独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龙榆生,近代诗人,兼作家,擅长古诗词创作,风格独特,常通过诗词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丁丑年秋,诗人寄怀于孟劬,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是对当时社会变迁的反思。

诗歌鉴赏:

《虞美人 丁丑秋日寄怀孟劬先生燕京》是一首充满凄凉与思念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当前萧瑟人生的无奈。开篇“可怜霸上真儿戏”,揭示了对过往荣华的感慨,似乎在说繁华如梦,转瞬即逝。接下来的“怎觅埋忧地”,则表现了对内心忧愁的思索,暗示了人生的浮沉与无常。

“旧时明月照燕山”一句,运用了明月作为意象,象征着过去的美好与宁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怀旧情绪。诗人闲听雁音,倚栏而思,渲染了一种孤独的氛围,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最后几句“醉来莫唱望江南”与“渺渺天低鹘没阵云酣”,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醉酒后不愿再唱柔情的曲调,反而选择沉醉于一片迷雾之中,显示出对现实的逃避与无奈。整体上,诗歌以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展示了人生的脆弱与美好并存的复杂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可怜霸上真儿戏”:感叹昔日繁华如梦,现如今一切仿佛都是玩笑。
    • “怎觅埋忧地”:困惑于如何寻找能够隐藏内心忧伤的地方。
    • “旧时明月照燕山”: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明月照耀燕山,象征着宁静与美好。
    • “闲听雁音啼过一凭栏”:闲适地听着大雁的悲鸣,表达孤独与思乡。
    • “暮年萧瑟情何苦”:对暮年生活的感伤,情感如此萧瑟为何要苦楚。
    • “愁绝兰成赋”:愁苦化作诗文,沉浸于文学之中。
    • “醉来莫唱望江南”:醉酒后不愿再唱思乡之曲。
    • “渺渺天低鹘没阵云酣”:朦胧的天际与鹘鸟的消失,象征着梦幻与迷惘。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明月”与“燕山”比喻过去的美好。
    • 拟人:将“雁音”拟人化,表现出情感的寄托。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多为对仗,增强了音乐感与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情感深邃而感人。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着美好与宁静,常用于抒发思乡之情。
  • 燕山:代表北方的山水,寓意广阔与孤独。
  • 大雁:象征着离愁与思念,常用作诗中抒情的意象。
  • 兰成赋:文化象征,代表着文学与情感的寄托。
  • :象征孤独与自由,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可怜霸上真儿戏”指的是: A. 过去的繁华 B. 友人 C. 自然风光

  2. “闲听雁音啼过一凭栏”表现出: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兰成赋”是指: A. 一种饮品 B. 一首诗 C. 一种乐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龙榆生与杜甫在抒发思乡情感时的不同风格。龙榆生的诗更显得细腻与婉约,而杜甫的作品则更为豪放与激昂。两种风格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人生感悟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