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时间: 2025-01-11 06:13:42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作者: 孟浩然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白话文翻译:

我曾想在这小丘上安眠,却苦于没有资源支撑我的生活。
北方的土地并不是我所向往的,东林让我怀念我的老师。
黄金的桂花已经燃尽,我的壮志也随岁月逐渐衰退。
每天傍晚,凉风吹来,听到蝉鸣更添一份悲伤。

注释:

  • : 小山丘,此处指的是诗人所憧憬的栖息之地。
  • : 小路,指诗人平日所走的三条小径。
  • 北土: 北方的土地,诗人并不喜欢的地方。
  • 东林: 诗人怀念的老师所在的林子。
  • 黄金: 指桂花的颜色,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壮志: 年轻时的雄心壮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消退。
  • : 在秋天鸣叫的昆虫,暗示着岁月流逝的悲切。

典故解析:

  • 东林: 可能指的是东林寺,历史上与许多文人有联系,代表一种文人情怀和师友之情。
  • 桂花: 在中国文化中,桂花常与丰收、团圆和美好寓意相联系,但在这里与“燃尽”形成对比,传达出一种失落与怀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擅长山水田园诗。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孟浩然身处秦中(今陕西一带)的时光,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个人的孤独,表达了对师友的思念和对壮志未酬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是一首饱含深情的山水田园诗,诗人在秋天的背景下,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开篇以“丘”与“径”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现实的困境。诗人希望在这宁静的丘陵中安然入睡,但却无以为生,反映出他内心的无奈与孤独。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老师的怀念,体现了深厚的师生情谊。随着“黄金燃桂尽”的描写,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壮志逐渐衰退,透露出一种悲凉之感。

最后两句“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秋季自然景象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充满了哲理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丘尝欲卧: 表达了诗人对安静生活的渴望。
  2. 三径苦无资: 说明诗人虽然有路可走,却无以为生,暗示生活困境。
  3. 北土非吾愿: 明示诗人对北方生活的排斥,强调对故土的留恋。
  4. 东林怀我师: 对师友的怀念,突出人际情感的深切。
  5. 黄金燃桂尽: 桂花的隐喻,展现美好事物逝去的感伤。
  6. 壮志逐年衰: 感叹年轻时的理想已随时间消退。
  7. 日夕凉风至: 描述秋天日落后的凉风,增添孤独感。
  8. 闻蝉但益悲: 蝉的鸣叫成为悲凉的背景音,进一步衬托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黄金燃桂尽”将桂花的美丽与时间的推移相联系,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 通过“闻蝉”赋予蝉以情感,增加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深刻反映了人生的孤独、时光的流逝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情感基调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悲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宁静与安逸的地方。
  • 三径: 代表生活的道路,暗含选择的意义。
  • 北土: 反映对陌生和不愿生活环境的拒绝。
  • 东林: 师友的象征,体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黄金: 美好事物的象征,与失去形成对比。
  • : 暗示时间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林”主要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西林
    • B. 东林寺
    • C. 南山
  2. 诗人对“北土”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排斥
    • C. 中立
  3. “壮志逐年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理想的什么感受?

    • A. 充满信心
    • B. 渐渐失落
    • C. 不在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 描绘了秋天的山水景色,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风格与《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相似。
  • 《夜泊牛津》: 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与孟浩然的情感基调相映成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孟浩然与他的诗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