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芳》

时间: 2025-04-27 18:31:05

庭院雨晴,倚斜照、睡余双鹜。

正学染修蛾,官柳细匀黛绿。

绣帘半卷,透笑语、琐窗华屋。

带脆声咽韵,远近时闻丝竹。

乍著单衣,才拈圆扇,气候暄燠。

趁骄马香车,同按绣坊画曲。

人生如寄,浪勤耳目。

归醉乡,犹胜旅情愁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庭院雨晴,倚斜照睡余双鹜。正学染修蛾,官柳细匀黛绿。绣帘半卷,透笑语琐窗华屋。带脆声咽韵,远近时闻丝竹。乍著单衣,才拈圆扇,气候暄燠。趁骄马香车,同按绣坊画曲。人生如寄,浪勤耳目。归醉乡,犹胜旅情愁独。

白话文翻译:

雨过天晴,庭院里阳光斜照,睡意朦胧的双鹜(野鸭)依偎在一起。此时正巧看到修饰的蛾子在飞舞,官柳轻柔而匀称,呈现出淡淡的黛绿色。绣帘微微卷起,透出屋内的欢声笑语。柔和的声音和韵律,时而从远近传来,似乎是丝竹乐器的演奏。春天乍暖还寒,刚刚穿上单衣,手中轻轻摇扇,感到气候的温暖。趁着骄阳和香车,和朋友们一起欣赏绣坊里的画曲。人生如同寄居,忙碌而又无常。归往醉乡,似乎比旅途中的孤独更加令人向往。

注释:

  • 倚斜照:斜阳照射,形容阳光的倾斜。
  • 双鹜:双双的野鸭,象征着和谐与温馨。
  • 染修蛾:指修饰的蛾子,暗示春天的生机。
  • 官柳:指官家种植的柳树,细腻而美丽。
  • 绣帘半卷:绣花的窗帘微微卷起,透出室内的景象。
  • 丝竹:指丝弦和竹制乐器,象征音乐。
  • 骄马香车:形容华丽的马车,象征富贵和享乐。
  • 人生如寄:人生短暂,寓意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千里,字子云,号千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描写自然景物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其诗作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蕙兰芳》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人雅士多聚集于庭院之中,吟诗作对。诗人借助春雨后的晴朗天气,抒发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一种闲适与幽雅的意境。

诗歌鉴赏:

《蕙兰芳》这首诗以春天雨后晴朗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雅的庭院生活画面。开篇“庭院雨晴,倚斜照睡余双鹜”,给人一种清新而舒适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的春日午后。诗中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

接下来的“正学染修蛾,官柳细匀黛绿”,通过对蛾子的描写,暗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柳树的描写则增添了几分柔美。绣帘微卷,透出欢声笑语,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似乎可以听到屋内的嬉笑声,令人向往。

而“乍著单衣,才拈圆扇,气候暄燠”则是春天乍暖还寒的写照,诗人在这样的气候中,感受到了一种轻松与愉悦。随后的“趁骄马香车,同按绣坊画曲”,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享受生活的场景,彰显了那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

最后,诗人总结“人生如寄,浪勤耳目”,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虽然生活中充满了忙碌与喧嚣,但归醉乡的渴望却让人感到更加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留给读者深深的感动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庭院雨晴,倚斜照睡余双鹜。

    • 描述了一个雨后晴朗的庭院,阳光斜照,双鹜安静地栖息,展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美。
  2. 正学染修蛾,官柳细匀黛绿。

    • 这里的“染修蛾”象征春天的生机,柳树则表现出春天的绿意,细致而匀称,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3. 绣帘半卷,透笑语琐窗华屋。

    • 微卷的绣帘透出屋内的欢声笑语,营造出一种温暖的家庭环境,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4. 带脆声咽韵,远近时闻丝竹。

    • 远近传来的丝竹声,带着清脆的韵律,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仿佛置身于乐声之中。
  5. 乍著单衣,才拈圆扇,气候暄燠。

    • 描绘了春天乍暖的气候,诗人刚刚换上单衣,手中摇着圆扇,感受到温暖的春风。
  6. 趁骄马香车,同按绣坊画曲。

    • 诗人与友人驱马乘车,欣赏绣坊的画作,展示了生活的惬意与享乐。
  7. 人生如寄,浪勤耳目。

    • 人生短暂,如同寄居一般,忙碌而无常,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8. 归醉乡,犹胜旅情愁独。

    • 最后总结,归向醉乡的渴望,似乎比旅途中的孤独更让人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寄居,寓意深刻。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情,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使用对称的句式,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呈现出一种闲适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院: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
  • 双鹜:和谐与美好。
  • 官柳:春天的象征,生机与柔美。
  • 绣帘:温暖的家庭氛围。
  • 丝竹:音乐与文化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 A. 雨天
    • B. 晴天
    • C. 雪天
  2. “绣帘半卷”意指?

    • A. 透出室内的景象
    • B. 关闭窗帘
    • C. 破旧的窗帘
  3. 诗人对人生的看法是?

    • A. 人生漫长
    • B. 人生如寄,短暂无常
    • C. 人生美好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诗人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鲜明且豪放。
  • 杜甫《春望》:反映了国家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呈现出沉重的社会现实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诗句

庭院雨晴,倚斜照、睡余双鹜。下一句是什么

正学染修蛾,官柳细匀黛绿。上一句是什么

正学染修蛾,官柳细匀黛绿。下一句是什么

绣帘半卷,透笑语、琐窗华屋。上一句是什么

绣帘半卷,透笑语、琐窗华屋。下一句是什么

带脆声咽韵,远近时闻丝竹。上一句是什么

带脆声咽韵,远近时闻丝竹。下一句是什么

乍著单衣,才拈圆扇,气候暄燠。上一句是什么

乍著单衣,才拈圆扇,气候暄燠。下一句是什么

趁骄马香车,同按绣坊画曲。上一句是什么

趁骄马香车,同按绣坊画曲。下一句是什么

人生如寄,浪勤耳目。上一句是什么

人生如寄,浪勤耳目。下一句是什么

归醉乡,犹胜旅情愁独。上一句是什么

庭院雨晴,下一句是什么

倚斜照、睡余双鹜。上一句是什么

倚斜照、睡余双鹜。下一句是什么

正学染修蛾,上一句是什么

正学染修蛾,下一句是什么

官柳细匀黛绿。上一句是什么

官柳细匀黛绿。下一句是什么

绣帘半卷,上一句是什么

绣帘半卷,下一句是什么

透笑语、琐窗华屋。上一句是什么

透笑语、琐窗华屋。下一句是什么

带脆声咽韵,上一句是什么

带脆声咽韵,下一句是什么

远近时闻丝竹。上一句是什么

远近时闻丝竹。下一句是什么

乍著单衣,上一句是什么

乍著单衣,下一句是什么

才拈圆扇,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