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芳》
时间: 2025-01-11 09:03: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庭院雨晴,倚斜照睡余双鹜。正学染修蛾,官柳细匀黛绿。绣帘半卷,透笑语琐窗华屋。带脆声咽韵,远近时闻丝竹。乍著单衣,才拈圆扇,气候暄燠。趁骄马香车,同按绣坊画曲。人生如寄,浪勤耳目。归醉乡,犹胜旅情愁独。
白话文翻译:
雨过天晴,庭院里阳光斜照,睡意朦胧的双鹜(野鸭)依偎在一起。此时正巧看到修饰的蛾子在飞舞,官柳轻柔而匀称,呈现出淡淡的黛绿色。绣帘微微卷起,透出屋内的欢声笑语。柔和的声音和韵律,时而从远近传来,似乎是丝竹乐器的演奏。春天乍暖还寒,刚刚穿上单衣,手中轻轻摇扇,感到气候的温暖。趁着骄阳和香车,和朋友们一起欣赏绣坊里的画曲。人生如同寄居,忙碌而又无常。归往醉乡,似乎比旅途中的孤独更加令人向往。
注释:
- 倚斜照:斜阳照射,形容阳光的倾斜。
- 双鹜:双双的野鸭,象征着和谐与温馨。
- 染修蛾:指修饰的蛾子,暗示春天的生机。
- 官柳:指官家种植的柳树,细腻而美丽。
- 绣帘半卷:绣花的窗帘微微卷起,透出室内的景象。
- 丝竹:指丝弦和竹制乐器,象征音乐。
- 骄马香车:形容华丽的马车,象征富贵和享乐。
- 人生如寄:人生短暂,寓意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千里,字子云,号千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描写自然景物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其诗作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蕙兰芳》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人雅士多聚集于庭院之中,吟诗作对。诗人借助春雨后的晴朗天气,抒发对生活的感悟,表现出一种闲适与幽雅的意境。
诗歌鉴赏:
《蕙兰芳》这首诗以春天雨后晴朗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雅的庭院生活画面。开篇“庭院雨晴,倚斜照睡余双鹜”,给人一种清新而舒适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的春日午后。诗中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
接下来的“正学染修蛾,官柳细匀黛绿”,通过对蛾子的描写,暗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柳树的描写则增添了几分柔美。绣帘微卷,透出欢声笑语,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似乎可以听到屋内的嬉笑声,令人向往。
而“乍著单衣,才拈圆扇,气候暄燠”则是春天乍暖还寒的写照,诗人在这样的气候中,感受到了一种轻松与愉悦。随后的“趁骄马香车,同按绣坊画曲”,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享受生活的场景,彰显了那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
最后,诗人总结“人生如寄,浪勤耳目”,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虽然生活中充满了忙碌与喧嚣,但归醉乡的渴望却让人感到更加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留给读者深深的感动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院雨晴,倚斜照睡余双鹜。
- 描述了一个雨后晴朗的庭院,阳光斜照,双鹜安静地栖息,展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美。
-
正学染修蛾,官柳细匀黛绿。
- 这里的“染修蛾”象征春天的生机,柳树则表现出春天的绿意,细致而匀称,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
绣帘半卷,透笑语琐窗华屋。
- 微卷的绣帘透出屋内的欢声笑语,营造出一种温暖的家庭环境,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带脆声咽韵,远近时闻丝竹。
- 远近传来的丝竹声,带着清脆的韵律,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仿佛置身于乐声之中。
-
乍著单衣,才拈圆扇,气候暄燠。
- 描绘了春天乍暖的气候,诗人刚刚换上单衣,手中摇着圆扇,感受到温暖的春风。
-
趁骄马香车,同按绣坊画曲。
- 诗人与友人驱马乘车,欣赏绣坊的画作,展示了生活的惬意与享乐。
-
人生如寄,浪勤耳目。
- 人生短暂,如同寄居一般,忙碌而无常,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
归醉乡,犹胜旅情愁独。
- 最后总结,归向醉乡的渴望,似乎比旅途中的孤独更让人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寄居,寓意深刻。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情,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使用对称的句式,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呈现出一种闲适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院: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
- 双鹜:和谐与美好。
- 官柳:春天的象征,生机与柔美。
- 绣帘:温暖的家庭氛围。
- 丝竹:音乐与文化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 A. 雨天
- B. 晴天
- C. 雪天
-
“绣帘半卷”意指?
- A. 透出室内的景象
- B. 关闭窗帘
- C. 破旧的窗帘
-
诗人对人生的看法是?
- A. 人生漫长
- B. 人生如寄,短暂无常
- C. 人生美好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诗人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鲜明且豪放。
- 杜甫《春望》:反映了国家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呈现出沉重的社会现实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