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春
俞桂 〔宋代〕
春事三分过二分,桃花水上觅红云。
游人浪说春归去,柳外黄鹂尚自吟。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时光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而桃花依然在水面上寻找那抹红云。游人们纷纷议论春天已经离去,可是在柳树之外,黄鹂却依旧在欢快地唱着。
注释:
- 春事: 春天的事情或活动,这里指春天的时光。
- 三分过二分: 意思是春天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
- 桃花水上: 指桃花盛开在水面上,描绘出美丽的春景。
- 觅红云: 寻找那红色的云彩,可能象征着春天的美好景象。
- 游人: 这里指的是外出游玩的游客。
- 浪说: 指随意地谈论或议论。
- 春归去: 指春天已经过去或离开。
- 柳外黄鹂: 柳树的外面,黄鹂是一种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确的典故,但“桃花”“柳外黄鹂”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生机。桃花常与美丽的春天相联系,而黄鹂的鸣叫则是春天的象征,富有生气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桂,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珍惜与不舍,反映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诗歌鉴赏:
《惜春》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惋惜的诗作。诗人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透过桃花与黄鹂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开头一句“春事三分过二分”,直接点明了春季已过大半,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随之而生。接下来的“桃花水上觅红云”,则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桃花在水中映衬着红云,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画面。
随着诗意的深入,游人们的议论声显得尤为突兀,“游人浪说春归去”不仅反映了社会对春天的感知,也引发了诗人的思考。尽管春天似乎要离去,但“柳外黄鹂尚自吟”则传达出一种生机与希望,黄鹂的歌声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的气息并未完全消逝,生命仍在延续。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事三分过二分”:春天的活动已经过了三分之二,传达出时间的流逝。
- “桃花水上觅红云”:描绘桃花在水面上的美丽景象,表达对春天美好瞬间的追寻。
- “游人浪说春归去”:游人随意讨论春天的离去,反映出对春天的普遍感受。
- “柳外黄鹂尚自吟”:尽管春天似乎离去,但黄鹂依然在唱,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 “桃花水上觅红云”将桃花与红云相联系,营造出春天的美丽氛围。
- 对仗: “游人浪说春归去,柳外黄鹂尚自吟”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人们的惋惜,表达了对生命、时光的珍惜与思考,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流逝时光的惋惜。
意象分析:
- 桃花: 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常被用来代表青春与爱情。
- 黄鹂: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黄鹂的鸣叫充满活力,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柳树: 通常与春天相联系,象征着柔美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春事三分过二分”是什么意思?
A. 春天已经过去了大部分
B. 春天还没开始
C. 春天才刚刚过去 -
诗中描绘的桃花是在什么地方?
A. 空中
B. 水上
C. 地上 -
游人们对春天的看法是什么?
A. 春天刚到
B. 春天已归去
C. 春天不会离开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与对国家的忧虑。
-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同样描绘春天的桃花景象,抒发对自然的珍惜。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虽然两首诗都蕴含对美好事物的思考,但《惜春》更侧重于自然的变化与感慨,而《静夜思》则是对乡愁的深沉抒发。李白的诗歌常体现出豪放与奔放的个性,而俞桂的《惜春》则显得更加细腻与婉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这本书能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