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林伯玉侍郎韵赋西湖春游》
时间: 2025-01-10 23:09: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湖一别不知年,
陈迹重寻麦岭边。
山远往来双白鹭,
波平俯仰两青天。
残骸自觉难支久,
一笑相从亦宿缘。
旅食京华诗思尽,
羡公落笔思如泉。
白话文翻译:
与西湖一别,不知已经过了多少年。重游此地,寻觅当年留下的痕迹,在麦岭边。远山上,双双白鹭在飞来飞去,水面平静,仰望与俯视之间,蓝天映衬着。身边的残骸让我感到难以支撑太久,然而我与友人一笑相伴,这也是一种宿命的缘分。在京华游历,诗思已尽,唯有羡慕你落笔如泉般的才情。
注释:
- 西湖: 在今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陈迹: 过去的痕迹,指作者对往昔的追忆。
- 麦岭: 地名,可能指的是与西湖相关的某个地方。
- 双白鹭: 白鹭是水鸟,常象征着高洁与灵动。
- 残骸: 指的是残留的事物,可能是对往事的感慨。
- 旅食京华: 指在京城的生活与游历。
- 羡公: 指的是林伯玉,表达对其才华的羡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悲壮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陆游晚年时期,表达了他重游西湖的情感,寄托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朋友的欣赏。西湖是他年轻时常游之地,重游之际,感慨颇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西湖的深厚情感。开篇便以“西湖一别不知年”引人入胜,勾起读者的好奇心,让人想要了解他与西湖之间的故事。接下来,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西湖春天的宁静与和谐美。双白鹭在山远处的往来,波平如镜的湖面,突显了自然的闲适与作者内心的沉静。
但在这宁静中,作者却感受到了一丝忧伤,“残骸自觉难支久”,显示出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往的深切怀念。最后两句以“旅食京华诗思尽,羡公落笔思如泉”收尾,既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羡慕,也流露出自己对创作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深化了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湖一别不知年: 表达了与西湖分别已久,时光流逝的感慨。
- 陈迹重寻麦岭边: 追寻过去的记忆,体现了对往昔的怀念。
- 山远往来双白鹭: 描绘自然的生动,象征着自由与灵动。
- 波平俯仰两青天: 反映湖面的宁静,表达了平和的心境。
- 残骸自觉难支久: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感受到生命的脆弱。
- 一笑相从亦宿缘: 友谊的珍贵与宿命的感慨。
- 旅食京华诗思尽: 表达了在京城生活的疲惫与诗思的枯竭。
- 羡公落笔思如泉: 赞美友人的才华,流露出对自我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 “思如泉”,用泉水的奔涌形容诗意的丰富。
- 对仗: 诗中的“山远往来”和“波平俯仰”形成对比,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重游西湖展开,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友谊的珍惜。情感基调在宁静中流露出一丝惆怅,体现了陆游对生活、时间和友谊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西湖: 代表着美好的记忆与情感的寄托。
- 双白鹭: 象征着自由、纯洁与灵动。
- 青天: 代表宁静与清澈的心境。
- 残骸: 反映出对往事的感慨和时光的流逝。
- 泉: 象征着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与才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陆游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西湖”主要让作者感受到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
C. 忧愁
D. 无奈 -
“羡公落笔思如泉”中的“公”指的是谁?
A. 陆游
B. 林伯玉
C. 白鹭
D. 麦岭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个人情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自然与心境的交融,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与本诗相似之处在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描绘,主题则围绕着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通过这些诗作的对比,可以看出陆游在描写自然与人情方面的细腻与深邃,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