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升仙桥
作者:罗隐 〔唐代〕
原文展示:
危梁枕路岐,驻马问前时。
价自友朋得,名因妇女知。
直须论运命,不得逞文词。
执戟君乡里,荣华竟若为。
白话文翻译:
高高的桥梁横在岔路上,我停马询问前方的情况。
我的价值是靠朋友得来的,名声却是因为妇女所知。
只需要谈论命运的安排,不能只满足于文采的炫耀。
在你故乡执戟的我,荣华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注释:
- 危梁: 高高的桥梁,形容桥梁的危险和不稳定。
- 枕路岐: 桥梁横卧在路口,形成岔路。
- 驻马: 停下马来。
- 价自友朋得: 说我的价值是朋友给予的。
- 名因妇女知: 说我的名声是因为妇女的缘故,暗指流言蜚语。
- 直须论运命: 只需谈论命运。
- 不得逞文词: 不要只满足于花言巧语。
- 执戟: 指持戟的勇士,这里指代自身。
- 荣华竟若为: 荣华富贵究竟有什么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5年-901年),字良宰,号湘山,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作家,以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士人的情感与抱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士人的处境复杂,名利与友情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升仙桥》这首诗通过桥梁的意象,构建了一个隐喻,象征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岔路口的抉择。作者在高耸的桥上驻马询问前方的情况,暗示他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命运的探索。诗中提到价值与名声的来源,揭示了人际关系中虚伪的一面,特别是名声往往是由流言蜚语构成,强调了人们对外在评价的过度追求。最后,作者对荣华富贵的质疑,体现了他对物质世界的无奈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表达了士人对命运的思考和人生的反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危梁”和“岐”设定了不安定的环境,表明人生道路上的不确定性。
- 第二联揭示了个人价值的相对性,名声往往依靠他人的评价,尤其是女性的看法。
- 第三联强调命运的重要性,文才不能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
- 第四联以“执戟”自喻,反思荣华的意义,表现了对个人成就的深刻怀疑。
-
修辞手法:
- 诗中使用了对偶和排比的修辞,使得句子结构紧凑而有节奏感。
- “危梁”与“岐”的对比,象征人生的险恶和选择的复杂。
-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名声与命运的关系,呼吁人们关注内心的真实,而不是被外在的虚荣所迷惑。
意象分析:
- 桥梁: 象征人生的选择与岔路,寓意未来的不确定性。
- 马: 代表行动与选择,停马询问表现了对未来的思考。
- 戟: 象征勇气与战斗,反映了诗人对荣华的质疑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危梁”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高桥
- B. 一条河
- C. 一座山
- D. 一条路
-
诗人认为名声是由什么决定的?
- A. 朋友
- B. 妇女
- C. 自己的努力
- D. 家庭背景
-
诗中“荣华竟若为”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荣华的渴望
- B. 对荣华的无奈与质疑
- C. 对荣华的讽刺
- D. 对荣华的追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罗隐与杜甫在作品中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命运的反省,但杜甫的作品更倾向于社会现实的反映,而罗隐则更注重个人内心的挣扎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罗隐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