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梁王》

时间: 2025-01-27 03:33:47

烽火狼烟信不符,骊山举戏是支梧。

平章枉死红罗帐,员外虚题粉壁图。

凤别岐山祥兆隐,麟游郊薮瑞光无。

自从界限鸿沟后,成败兴衰不属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烽火狼烟信不符,
骊山举戏是支梧。
平章枉死红罗帐,
员外虚题粉壁图。
凤别岐山祥兆隐,
麟游郊薮瑞光无。
自从界限鸿沟后,
成败兴衰不属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局的失望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烽火狼烟表明了战乱的混乱,而信不符则指向当时的政局与现实的对立。骊山的游乐与支梧的戏剧,似乎是对当时权贵生活的讽刺。平章和员外虽身居高位,但却在权力的游戏中付出了生命,犹如红罗帐中的无辜者。凤与麟是祥瑞的象征,但如今只余下隐秘的兆头,真正的光辉却难以见到。自从界限划定后,成败与兴衰已与我无关,感叹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

注释:

  • 烽火狼烟:指战争的信号和混乱的场面。
  • 骊山:地名,寓意欢乐与享乐。
  • 平章:指高官,实际是权力游戏中的牺牲品。
  • 员外:古代官名,常指世家大族。
  • 凤、麟:象征吉祥与祥瑞的神兽。
  • 鸿沟:比喻界限或分隔,指历史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段宝,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受到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常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表达了对权力游戏的讽刺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寄梁王》以其浓厚的历史感和政治批判而引人注目。诗人在描绘战乱与权力游戏的同时,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开头的“烽火狼烟信不符”,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不安,接下来的“骊山举戏是支梧”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权贵们的奢华与百姓的苦难。诗中提到的“平章枉死红罗帐”和“员外虚题粉壁图”,不仅揭示了权力的残酷和无情,也反映出诗人对当时政治生态的深刻反思。

后面几句通过祥瑞的象征(凤、麟)与现实的对比,更加突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失望。自从“鸿沟”划定后,个人的命运与历史的走向仿佛已无关,令人深思。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与深刻的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烽火狼烟信不符:描绘战争的混乱与不安的局势。
  2. 骊山举戏是支梧:对权贵奢华生活的讽刺。
  3. 平章枉死红罗帐:指高官在权力斗争中陨落。
  4. 员外虚题粉壁图:讽刺那些空谈而无所作为的官员。
  5. 凤别岐山祥兆隐:凤的象征隐晦,寓意吉祥难寻。
  6. 麟游郊薮瑞光无:麟的出现未能带来真正的光明与希望。
  7. 自从界限鸿沟后:历史的变迁使得个人命运与历史无关。
  8. 成败兴衰不属吾:无奈地接受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

修辞手法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采用了“凤”“麟”等意象,象征着美好的愿景与现实的对比。
  • 反讽:通过对权贵生活的描绘,暗含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错,表达了对权力游戏的批判与对历史无情的感慨,最终反映出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渺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烽火狼烟:战争与动乱的象征。
  • 骊山:欢乐与享乐的象征,暗喻与现实的对比。
  • 凤、麟:象征祥瑞的神兽,代表着美好的期望。
  • 鸿沟:历史变迁的界限,象征着断裂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烽火狼烟”的意思是什么? A. 和平的象征
    B. 战争的信号
    C. 祥瑞的象征
    D. 天气的变化

  2. 诗中提到的“凤”和“麟”象征什么? A. 个人的命运
    B. 战争的残酷
    C. 吉祥与希望
    D. 权力的游戏

  3.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 A. 希望
    B. 失望与无奈
    C. 积极向上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段宝《寄梁王》都表现了对国家动乱的感慨,但杜甫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段宝则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段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