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爱淳安好,百方民力宽。
役胥遵大义,讼牒上狂澜。
公赋争先入,穷阎可奠安。
从今滋向化,为政不因难。
白话文翻译:
我热爱淳安的美好,百姓的力量宽厚而丰富。
民众都遵循着大义,诉讼的文书不再纷繁复杂。
公家的税赋也能及时入库,穷困的底层人民也能够安定。
从今往后,要推动社会的变革,治理国家不会再因困难而停滞。
注释:
- 淳安:指的是淳安县,位于浙江省,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
- 役胥:指的是参与劳役的百姓。
- 大义:指的是正义和道德原则。
- 讼牒:指的是诉讼文书。
- 公赋:指的是国家征收的税赋。
- 穷阎:指的是贫穷的底层社会。
- 滋向化:指的是推动社会的向上发展。
- 因难:指的是因困难而受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晔,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关注社会民生,体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切与对良善政治的向往。他的诗歌风格简洁明了,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并存,陈晔在此背景下创作了《我爱淳安好》。他通过对淳安的美好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对民众生活的关怀。
诗歌鉴赏:
《我爱淳安好》是一首充满对理想社会向往的诗作。诗人以淳安为例,表达了对美好社会的热爱与向往。开篇即点明主题,“我爱淳安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出浓厚的情感。接着,诗人描绘了宽厚的民力和遵循大义的民风,展现了淳安人民的优秀品质。这种描述不仅反映了地方的美好,也映射出理想社会的样貌。随着诗句深入,诗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愈加明显,指出了税赋的及时收取与贫困人群的安定,体现出对社会治理的期盼。
最后一联突出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从今滋向化”,强调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表明治理国家的决心。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一种对理想政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爱淳安好:直接表达了对淳安的喜爱,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 百方民力宽:描绘了淳安百姓的力量及其宽厚的胸怀,展现了民众的团结与和谐。
- 役胥遵大义:强调百姓在劳作中遵循道义,体现了社会的正义感。
- 讼牒上狂澜:指出过去诉讼繁杂的状况在改善,暗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 公赋争先入:说明税收的及时性,反映出良好的治理。
- 穷阎可奠安:表达了对穷苦人民安定生活的关注与希望。
- 从今滋向化: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强调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 为政不因难:表明治理国家的决心与信念,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通过“狂澜”比喻社会的动荡,形象地表现出问题的严重性。
- 排比:在描述社会现象时使用排比,增强了语势和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强调良好治理对民众生活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未来社会进步的信心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淳安:作为美好生活的象征,代表着诗人理想中的社会。
- 大义:象征着道德与正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 公赋与穷阎:分别代表社会治理与底层民生的现状,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役胥”指的是什么? A. 办公人员
B. 参与劳役的百姓
C. 农民
D. 商人 -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淳安的热爱
B. 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C. 对历史的回顾
D. 对战争的批判 -
“从今滋向化”表达的是哪种情感? A. 悲观
B. 希望
C. 恐惧
D.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之作,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静夜思》:李白的名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我爱淳安好》与《春江花月夜》: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观表达情感,但前者更关注社会治理,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以上是对《我爱淳安好 其十》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