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11 21:56: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岁月如流才几日,匆匆又近重阳。
秋宵长得十分长。对灯嫌索寞,听雨更悲凉。
三载别来音问简,相思牵尽柔肠。
蒹葭风起正苍苍。伊人知好在,留命待沧桑。
白话文翻译:
岁月如流水般快速,转眼间又到了重阳节。
秋天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独自对着灯光,觉得十分孤寂;听着雨声,更加感到悲凉。
三年来分别,音信稀少,相思之情牵扯得我心肠柔软。
芦苇在风中摇曳,显得苍凉而广袤。
那位心上人,你知道我对你的美好情感吗?我愿意留住生命,等待世事的沧桑变幻。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秋季的传统节日。
- 秋宵:秋天的夜晚。
- 索寞:孤独寂寞。
- 蒹葭:指芦苇,常用来象征柔弱与哀伤。
- 苍苍:形容色彩深沉,通常用于描绘秋天的景象。
典故解析: “蒹葭”出自《诗经》,其中歌颂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失去的哀伤。此处引申了对思念之情的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89-1946),字季军,江苏无锡人,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顾随的诗风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临江仙》创作于顾随的晚年,他在时代动荡与个人经历中,思考人生与情感的意义,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临江仙》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而倍受赞誉。诗的开头便以“岁月如流”引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飞逝,接着提到重阳,暗示了传统节日带来的思乡之情。秋宵的漫长使得诗人更加感受到孤独与寂寞,雨声的低吟更是增添了悲凉的气氛。
在对“伊人”的思念中,三年的分别让诗人感到音信稀少,相思之苦更是深入骨髓。“柔肠”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思念的痛楚,显示出诗人柔情的一面。最后,“蒹葭风起正苍苍”一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映射自己的内心世界,苍茫的风景映衬出他对情感的深切期盼。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构建出一幅深情而又充满孤独感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月如流才几日:时间如流水一般,转瞬即逝。
- 匆匆又近重阳:重阳节又将来临,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 秋宵长得十分长:秋天的夜晚显得特别漫长,渗透着孤独感。
- 对灯嫌索寞:独自面对灯光,感到无比寂寞。
- 听雨更悲凉:听着雨声,愈加感到悲伤。
- 三载别来音问简:分别三年来,音信稀少,情感愈加沉重。
- 相思牵尽柔肠:思恋之情牵动着内心的柔软。
- 蒹葭风起正苍苍:芦苇在风中摇曳,景色苍凉而广阔。
- 伊人知好在:那位心上人是否知道我对她的深情。
- 留命待沧桑:愿意守候,期待经历世事的变迁。
修辞手法:
- 对偶:如“岁月如流才几日,匆匆又近重阳”,形成对称美。
- 比喻:用“岁月如流”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雨声被赋予情感,强化了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孤独的主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岁月:象征时间的流逝。
- 重阳:代表团聚与思念。
- 秋宵:象征孤独与漫长的等待。
- 蒹葭:代表柔弱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岁月如流”中的“流”是指什么?
- A. 水流
- B. 时间
- C. 风
- D. 光
-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在几月几日?
- A. 八月十五
- B. 九月九日
- C. 十月一日
- D. 七月七日
答案:
- B. 时间
- B. 九月九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秋夕》:白居易
诗词对比: 《月夜忆舍弟》与《临江仙》同样描绘了思念的情感,但杜甫的诗更显沉重与悲壮,而顾随则透出一股淡淡的忧伤与期待。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值得比较与反思。
参考资料:
- 《顾随诗文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相关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