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仙阁上观酴醾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1 15:06:05

仰架遥看时见些,登楼下瞰脱然佳。

酴醾蝴蝶浑无辨,飞去方知不是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仰架遥看时见些,
登楼下瞰脱然佳。
酴醾蝴蝶浑无辨,
飞去方知不是花。

白话文翻译:

抬头远望,似乎看到一些东西;
登上楼去俯视,顿时觉得景色极好。
酴醾花与蝴蝶难以辨别,
等到它们飞走,才知道原来不是花。

注释:

  • 仰架:抬头向上看。
  • 遥看:远远地看。
  • :美好。
  • 酴醾:一种植物,开紫色花,通常与蝴蝶相伴。
  • 浑无辨:完全分辨不出。
  • 飞去:飞走。

典故解析:

酴醾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春天的象征,代表美丽和短暂的事物。蝴蝶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自由和美丽,但同时也有着短暂和易逝的含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83年-1250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颇具个人特色。他的作品通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他在大自然中的观察和感悟。诗中描绘的场景充满生机,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瞬息万变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场景,诗人通过远望和俯瞰的视角,展示了自然的美。首联“仰架遥看时见些”,引导读者一同抬头去观察,展现出一种好奇和期待。接下来,诗人通过“登楼下瞰脱然佳”表达了站在高处俯视的快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美感。

第三句“酴醾蝴蝶浑无辨”则通过具体的意象,描绘了酴醾花与蝴蝶的交相辉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然而,随后的“飞去方知不是花”则揭示了事物的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整首诗通篇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体现了杨万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仰架遥看时见些:抬头远望,似乎看见些许景物,表现出一种期待和好奇。
  2. 登楼下瞰脱然佳:登楼俯瞰时,瞬间觉得景色格外美好,展现了高处视角的开阔感。
  3. 酴醾蝴蝶浑无辨:酴醾花和蝴蝶难以分辨,表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复杂。
  4. 飞去方知不是花:等到它们飞走后,才意识到其实不是花,反映出对事物真实本质的领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酴醾蝴蝶”比喻自然的美,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仰架遥看”和“登楼下瞰”,形成了优美的对称结构。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瞬息万变的感慨,折射出对生命短暂与美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酴醾: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 蝴蝶:象征自由、变化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酴醾”是一种什么植物?

    • A. 桃花
    • B. 玫瑰
    • C. 酴醾
    • D. 梅花
  2. 诗中“飞去方知不是花”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事物的短暂性
    • B. 事物的持久性
    • C. 事物的美丽
    • D. 事物的平常

答案

  1. C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比较杨万里的《披仙阁上观酴醾》与王维的《鹿柴》,前者更注重对自然细致的观察,后者则通过意境营造深远的哲思。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