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难忘酒十首 其八》

时间: 2025-01-11 20:03:50

何处难忘酒,欃枪世不平。

孤儿未胜甲,孀母送为兵。

气绝心肝裂,号穷血泪横。

此时无一盏,何以活馀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处难忘酒,欃枪世不平。
孤儿未胜甲,孀母送为兵。
气绝心肝裂,号穷血泪横。
此时无一盏,何以活馀生。

白话文翻译:

哪里才是让人难以忘怀的酒呢?在这个不平的世界里,仗剑而行。孤儿尚未披上铠甲,孀母却送他去当兵。气绝身亡,心肝俱裂,哭号声中血泪流淌。这时没有一盏酒,如何度过余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何处:哪里。
  • 难忘:难以忘记。
  • 欃枪:古代一种武器,象征战斗与纷争。
  • 孤儿:失去父母的孩子。
  • 孀母:失去丈夫的母亲。
  • 气绝:气息断绝,形容死亡。
  • 心肝裂:心肝痛苦,形容极度悲痛。
  • 号穷:哭号声中,形容悲痛的声音。
  • 血泪横:流淌的泪水和鲜血。

典故解析:

  • “欃枪世不平”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 孤儿与孀母的形象,代表了战争对家庭的破坏和对人性的摧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宋代诗人,其诗以清新、沉郁见长,常关注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王令的作品多描绘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痛苦和无奈。诗中通过孤儿和孀母的形象,展现了战争对家庭的破坏和对人性的摧残,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切感慨。

诗歌鉴赏:

《何处难忘酒十首 其八》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动荡时代的悲剧。诗的开头以“何处难忘酒”引入,暗示着酒在困苦中成为一种寄托和逃避,而“欃枪世不平”则直接揭示了社会动荡的背景。接着,诗人通过“孤儿未胜甲,孀母送为兵”展示了战争对无辜者的影响,孤儿和孀母的形象让人心痛,揭示了战争带来的家庭破碎和人间悲剧。

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描述了“气绝心肝裂”的惨烈场景,鲜明地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最后用“此时无一盏,何以活馀生”表达了无尽的失落和绝望。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传达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战争的控诉,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处难忘酒:诗人以酒引入,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逃避。
  • 欃枪世不平:指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
  • 孤儿未胜甲:孤儿未能得到保护,暗示战争的残酷。
  • 孀母送为兵:母亲不得不将儿子送往战场,体现战争的无情。
  • 气绝心肝裂:形容战斗中的死亡与痛苦。
  • 号穷血泪横:悲痛的哭号声中,泪水与鲜血交织。
  • 此时无一盏:在极度悲伤的时刻,没有一盏酒来慰藉。
  • 何以活馀生:在无望中,生存的意义何在?

修辞手法:

  • 比喻:酒象征着逃避与怀念,反映人对生活的无奈。
  • 对仗:如“孤儿未胜甲,孀母送为兵”,增强了诗的对称美。
  • 夸张:如“气绝心肝裂”,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痛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中无辜者的描绘,传达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和对人道的呼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逃避与怀念。
  • 孤儿:战争导致的无辜受害者。
  • 孀母:战争对家庭的破坏。
  • 血泪:痛苦与悲伤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欃枪”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斗
    C. 酒

  2. “孤儿未胜甲”表明了什么? A. 孤儿已成大人
    B. 孤儿未得到保护
    C. 孤儿已战胜敌人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绝望
    C. 喜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战争对民生的影响。
  • 李白的《将进酒》:通过酒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令的《何处难忘酒》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关切,但王令更侧重于个体的悲惨命运,而杜甫则广泛描绘了国破家亡的背景。两者的情感基调虽相似,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显个人化,后者则更具宏观视角。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